富裕时代怎样进行家庭教育(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1月24日 13:27:44 

21;“不行!我就要坐宝马!”小小妈无奈了,蹲下来哄小小:“我们叫一辆现代好吗?现代比夏利高级。明天妈妈叫爸爸打车去办事,妈妈开车来接你!好宝贝,就一次。”

  解析:孩子很小就学会了比较大和小,好与坏。应该说这是孩子聪明的表现。当孩子回家来,说:“妈妈,我学会了一首新儿歌,我来背给您听。”这时候,孩子心里升腾的是自信,是收获的喜悦。他知道,今天他进步了。当孩子回家来说:“妈妈,小强和我拍皮球都得了5分。”这时候,孩子心里充满的是成就感,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他知道,我能做得很好。

  孩子经常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很乖是不是!”“妈妈,我没有不听话!”“妈妈,我长大了对吧!”这些都使你清晰地感受到孩子在对比中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内心的自信在增加。自信是藏在内心的,谁都抢不走。

  但是,把比较的思维特质附着在“经济”上就不乐观了。物质的需求是外在的,有给予才有收获,没有人给或者失去了,就一切成空。

  建议: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会注重外在的美丽,关注与别人的不同,提出疑问,这不是缺点,是特点。家长如果巧妙应对,不仅能让孩子学会正确的比较,同时让他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当孩子闪烁着大眼睛问:“妈妈,我们家为什么没有汽车?”你要用坚定的语气说:“以后我们会有的!”孩子问:“为什么他们现在有?”你要说:“是因为他们一家人一起努力。孩子听话,不捣乱,让爸爸妈妈安心工作。爸爸妈妈努力工作挣钱,攒下钱来买的。我们一家人也共同努力,不远的将来,我们就有自己的汽车了。”这样教育的结果,使孩子知道自己哪样做是对的,并心存美好的希望。

  让孩子误认为用钱可以解决问题

  镜像一:壮壮今天在幼儿园把小朋友从家里带来的小玩具踩坏了。妈妈毫不在意地说:“没关系,妈妈赔他一个就是了。”妈妈觉得这样已经解决问题了,殊不知孩子是故意将玩具踩坏的。

  镜像二:君君虽然是男孩子,在妈妈眼里却没有男孩子味。君君班里有个淘气鬼,很爱打人,君君总是挨他打。有过几次的挨打经历后,妈妈急了,对君君说:“从今以后,谁打你,你就打他,使劲打,打伤了没关系,妈妈有钱,带他去医院。”

  解析:孩子是知道对错的。他做错事的时候,会先看着你,看你的反应后,再决定做还是不做。这说明孩子有基本判断是非的能力。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表现得不分青红皂白,孩子看后就会茫然,对与错的概念就会混乱,会随着自己的感觉而任意胡为,经常闯祸,丝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也不怕批评和惩罚。

  家长尤其不要让孩子认为,妈妈有钱,闯了祸妈妈花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样孩子会理解为:我的后果,由妈妈承担,不会损失我的利益。

  很多时候孩子胆怯,往往因为不知道事情来了如何处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所以变得畏手畏脚。如果知道结果都由别人担着,自己不会有什么损失,胆子就会变得格外的大。

  建议:不要让孩子觉得你用钱等为他撑腰,因为当这些外援没有时,孩子的底气就没了,有的是胆怯、恐惧和更强烈的依赖感,一旦遇到事情,孩子就会咧开嘴大哭,同时叫着“妈妈”,而不是想办法解决问题。想到我们不在,孩子就不会处理问题,真叫

  • 启蒙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