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担心。什么时候我们会放心呢?教会孩子靠头脑解决问题、控制局面。
看似我们的要求高了,其实不然。当孩子在幼儿园因为得不到要的玩具而准备发脾气时,教他停一下,问问自己还有什么好办法:找老师、讲道理、说好话、拿另一个玩具交换……你这样教孩子,就会发现孩子变得快乐了,打架少了。
送礼物换来老师的特殊关照影响孩子的自我判断力
王晓春老师在《富裕时代的家庭教育》一书中写了这样一段精辟的话:用金钱贿赂老师特殊照顾自己的孩子,只能说明你对自己的孩子没有信心。你心里明白他和同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肯定赢不了,所以才贿赂老师,悄悄把他的起点往前挪一挪。这是没出息的做法。没出息的做法培养不出有出息的后代。
逢年过节,家长给教师送个小礼物,这本是人之常情,但礼一旦太重,再加上附加条件,性质就变了。不管得到什么样的照顾,都不是孩子自己争取的,没有锻炼孩子的能力。孩子也会为此认不清自己,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的能力,以后离开了被照顾的环境,就会产生错觉,好像整个世界都开始与他作对,做什么都不顺利,渐渐地丧失了自信,变得萎靡不振。所以给孩子一个同等的环境,让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参与一些竞争,对孩子大有好处。不求老师特殊照顾,要求家长自己用心教育孩子,使他从适应小社会开始,逐步走向成功。
富裕了,日子好过了,再富不能用钱富孩子,要富孩子的精神、思维、能力。寻找适合孩子的、科学而独特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同样可以教育出好孩子。(信息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