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阶段,我班开展了“小舞台”活动,在活动中,以幼儿为本,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空间和材料,支持幼儿进行自主的探索与表演,特别是在本次的尝试活动中,我把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作为开展“小舞台”的指导思想,下面,我想以我班系列活动“大拇指小剧场开张啦”为例,谈谈活动开展的始末。
产生兴趣
案例一:
自由活动的时间,几个小男孩在活动室一角模仿沈云辰摆弄架式,我问其中一个男孩:“你们在玩什么?”他回答道:“我们在练功夫。”我听后情不自禁地走近他们,欣赏他们的一招一式;忽然,在另一个角落传来一阵阵熟悉的声音:“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探头一看,只见三、五个小女孩正歌唱他们喜欢的歌,还不时地舞着、跳着;一转身又看见一些幼儿围着方子琳,看着她变小魔术,孩子们都投去了异样的神情。虽然他们的“功夫”、“舞姿”……很不到位,甚至一点美感都难以找到,但看到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样子,还是忍住自己没干预幼儿的活动。
分析:
自从幼儿对周边的热点产生了兴趣,便自发地玩起了他们喜爱的游戏,兴趣是幼儿表现表达的起点,但是,由于幼儿本身能力所限,他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生动、理想的效果,这时,如果教师提出超出幼儿能力的要求,他们自编自演的兴趣或许就会因为教师的干预而消退,所以,在幼儿刚开始“游戏”时,教师要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表演环境,使孩子有足够的自由“游戏”,提供一段不受评价的时期,使他们能自由自在地表现自己的想法。
提出口号
案例二:
随着自由活动的结束,孩子们自然地围坐在老师的身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自介绍着自由活动的内容,我认真倾听着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并鼓励其他孩子向他们学习,孩子们在这样的氛围下,都积极欲试。于是,我顺手推舟向幼儿布置了一个任务:“五一节即将来临,我们为小弟弟、小妹妹他们表演,好吗?”大家兴奋地拍手叫好,“要想出色地完成任务,我们该怎么做呢?”我说,孩子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参加表演,而且我们的节目要不一样。”有的说:“要好好开动脑筋,排几个像样节目。”还有的说:“只要认真,努力地练习,就一定能把这件事做好。”最后,我们达成了共识,提出了口号:你来我来,一个都不少;你乐我乐,努力都能行!
分析:
看到孩子们欲欲一试,情绪高涨的场面,我及时地抓住了这一契机,给孩子们一个任务,让他们带着任务,随着孩子们自己提出的口号,将活动引向深入。班级每个孩子的能力强弱不同,能力强的幼儿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能力弱的幼儿则参与的主动性欠缺,通过“口号”,我坚信,能激发每个幼儿都来参加,他们只要努力,一个一个都会取得成功、都能做得很棒!
分组排练
案例三:
从我们的口号提出以后,大家都想当演员,谁也不愿意当观众,怎么办呢?经过商量,孩子们决定分小组,轮流当演员和观众。全班孩子分成四组,还给自己小组起了个好听的名字。
亮亮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