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是中国人”看幼儿生成与教师预设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2月02日 12:52:27 

  《纲要》中这样讲到:教师要关注幼儿的“生成”,并依据幼儿的兴趣、经验和需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和物质环境,关注、支持、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和交往,满足儿童自主活动、自发学习的需要。

  然而面对先进的理念, 在实践工作中、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我曾经就相当困惑“生成到底在哪儿呢?”在外地讲课,有教师会有这样的抱怨:“我们这里不是国际化大都市,我们的孩子很难生成!”、在上海也有教师抱怨:“我们的生源差,怎么办?”、“我们的家长素质不高不支持,怎么办?”、“小班孩子怎么生成?”……

  而目前,一讲到“生成活动”,我们常常就想到这样的故事:

  某日,一个幼儿突然提问:“老师,什么是寄居蟹?”问题引起了许多小朋友的注意……

  某日,一个幼儿走进班级,他的鼻梁上多了一副眼镜,这引起了同伴的注意……

  某日,一个幼儿来园带来一件纪念品,原来他的爸爸刚出差回来,孩子们对此有了兴趣……

  某日,在操场上一幼儿发现了一只西瓜虫,许多小朋友为了过来……

  这些例子似乎都在告诉我们:只有个人兴趣、意外事件、突发事件、重大事件、社会热点才能诱发幼儿的生成!

  而如今,作为课改园中的一名教师,我在自己的实践中以游戏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并意识到“游戏才是幼儿‘生成’的主战场”!因为游戏的自由特征使游戏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的偶发事件中隐含着教育价值的可能性,发现和捕捉这样的机会,给予应答和引导,在必要的情况下,使其生成为课程内容,组织专门的主题教育活动,这样一种源于游戏的教育活动,将是最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最感兴趣,以及最符合幼儿原有经验的活动。”

  九月,恰逢迎国庆!我翻看着我们的指导用书、准备着中地图、五星红旗

  等材料,我设想在教室的墙面上布置一番以此来引发幼儿进入《我是中国人》的主题。

  一日,几个孩子在游戏中突然想到要开“烟花店”,她们用手工纸制作了许多烟花,我看着她们做出的五颜六色的烟花灵机一动,于是我就用废旧的盒子和瓶盖子制作了一个“照相机”。

  交流的时候我举着照相机告诉孩子们“哪天你们放烟花的时候,我要将美丽的烟花拍摄下来!”他们哪里知道我的用意,实事求是地告诉我要等到过年才放焰火。我大声求饶“啊?还要等五个月啊?太长啦!”于是就有孩子“中计”把日期提前到了国庆节。

  其实,交流的时候除了热衷地探讨发烟花的日期外,孩子们对我手中的“照相机”也爱不释手!游戏才结束,就有人躲到活动区找出了许多废旧物品模仿着制作了各自的照相机。

  在孩子们忙着做相机的时候,我则根据幼儿游戏中的情节,在区角游戏中投放了多种材料(壁画、电脑绘画、吹画、蜡笔绘画等)让幼儿痛痛快快地玩起了“放烟花”的游戏,并结合“迎国庆”活动,我将幼儿的作品一一布置在墙面上——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来临,并积极投入到国庆的各种准备中,他们知道了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是全中国人民的节日。

  国庆节马上要到了,我给孩子们准备了一个资料袋,让孩子们在国庆期间用自制的照相机到大街上找国旗……

  国庆节中孩子们真的背上了他们自制的照相机走上了大街。

  国庆节过了,孩子们又开始了他们的游戏,这回我的孩子主动提出要玩“到上海旅游”的游戏,他们一边“构造”着各种建筑,一边模仿着游客到上海的主要景点游玩。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游戏中反映着国庆节的经历,玩起了“国庆花车节”,“造一辆怎样的花车?”“花车上该请谁坐上去呢?”……这都是孩子们关心、讨论的话题,最终在我们的花车上澳大利亚公主和

  • 启蒙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