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游大学城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2月02日 12:39:18 


  围绕《古城松江》主题,我们带幼儿开展了游大学城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后幼儿对谈论大学城的话题很感兴趣,有的在与同伴说自己将来要上什么大学,有的则做起了大学城的讲解员,向同伴、老师、家长介绍起了大学城。由此我设计、尝试开展一次主题背景下的运动——游大学城。我在设计教案时想到了幼儿参观的大学有六所(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华东政法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以及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所以在设计活动时,我考虑了将六所我们参观过的大学都在活动中显示出来,并设计在去每所大学时都有两条材料相同但难度不同的道路,主要有平衡木构成的独木桥、轮胎摆成的假山、平衡台摆放成摇摆桥、用1-3个高跷组合成的石桥、竹梯、垫子构成的竹梯路以及用小椅子橡皮筋围成的山洞以及“小鱼”山洞。目的是让幼儿在通过这些道路时锻炼其平衡能力,而且去每所大学的道路有两条可供幼儿自由选择,这样能体现出幼儿间的个体差异。

  在活动实施前,我考虑了器具过多的问题(由于在平时我们大多选用1~2种器具让幼儿幼儿游戏),但我只停留在想而没有付诸行动;而观察幼儿的不方便以及天气太冷热身运动的密度与强度可能不够的问题,我不仅想到且及时地给予了调整:我将原来设计的圆形场地改为半圆形;将踩四轮车去大学城改为听音乐跟老师一起活动身体。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随我一起听音乐活动身体,在音乐结束时,幼儿感觉有点热了。接着在去大学城参观游览时我提出了要参观完一所大学再去一所大学,而且自己选择要走的道路。孩子们的兴致高昂地参与了活动,但由于材料的过多,导致许多幼儿是从这条路走过去,从另外一条路回来(这两条路是不同大学的两条路);而且活动的材料让幼儿练习走、爬、钻等多个动作,哪一个才是活动的重点就没有凸现出来。

  由于本次活动是分组教学,还有另外一半的孩子要开展本次活动。在分析活动出现的问题及听了黄保法老师和大家的意见以后,我将活动方案进行了调整:采用2种材料(平衡台与竹梯,辅助材料是垫子)。因此,在这一次的运动中,在设计活动时,我还大胆地让幼儿自己动手搭建去大学城的道路;同时我也考虑了让幼儿的运动强度不断增加的问题,我先让幼儿听音乐活动身体,然后才让孩子们锻炼走平衡台的技能(是在孩子们自发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然后也是在孩子的建议下,去了东华大学游玩,去东华大学是两条竹梯路(是老师预先布置好的两条不同难度的路),孩子要通过竹梯路才能到达东华大学;在大约孩子们都玩了有好几遍以后,接着又有一位孩子发现还有一所大学了,于是我们又去了另外一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于是我就告诉他们:去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路还没有建造好,请孩子们一起动脑筋选用较多的、能够建造一条路的材料。于是孩子们想到了我们前面使用过的平衡台,幼儿一起动手搭建了两条平衡台路。在这辆条路的建构时,我发现幼儿在有意识地按颜色进行建构,但在最后建成的路中间有两块颜色混合了,其中的一位孩子发现了两种颜色混合的问题,在我的提议下,该幼儿很快将这两块平衡台的位置更换了。这样两条由红色与黄色的平衡台构建的路就造好了,接着幼儿在自己建构好的道路上行走,他们一边走一边说:“老师,今天我们真高兴。”在孩子们高兴的气氛下结束了第一次的运动活动。

  一次内容相差不大的活动,却有着不一样的效果,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虽然有时老师预设得很好,但效果却不怎么样。我们应该在活动中给孩子留有创造想象的空间,相信他们有能力可以做好,更应该注重来自于孩子的信息,及时地回应与调整,使活动真正体现幼儿的自主性。

  附:活动方案

  活动

  • 启蒙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