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儿童戏剧表演的再研究(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2月02日 12:27:53 

配合下,孩子们身临其境,模仿着海洋生物“游来游去”。表演的效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从此以后,我一改以往由老师创设环境、制作道具为与幼儿共同制作、大胆想象、自由表现表达。我也进一步体会到戏剧表演活动中,老师是一个孩子们娱乐游戏的引导者、一个与孩子共同表演的分享者……孩子们才是戏剧表演真正的主人,孩子们在表演中娱乐了自身,点燃了想象力,展现了主体性。

  案例二、猜一猜---→体验中获得多元能力的发展

  有一天小舞台活动时,孩子们在吵架,原来是几个孩子都想扮演白雪公主这个角色,他们僵持不下,都不肯让步,我提醒他们其他扮演者都商量好了,已经开始穿戏服化妆了,这下他们着急了,开始用猜拳来决定谁扮演白雪公主,可当我再次巡视过来,他们还在争执,我不免有些纳闷,轻声询问怎么了?一个孩子说:“我演白雪公主。”另一个说:“我演白雪公主。”搞了半天还是没有结果,我说:“你们刚才不是用猜拳来决定的吗?”“对,我赢了”,“我输了。”“那不是有结果了。”那个猜拳输了的幼儿大声说:“我演白雪公主。”“不对,我赢了,该我演白雪公主。”“不对,你刚才又没说是赢的人演,我说是输的人演白雪公主。”矛盾的出现是我始料未及的,因为按大家的习惯,往往会认为是赢的人有权得到一切,输的人靠边,而这个孩子向我提出一个新问题,这使我想到了一位美国心理医生提到的案例,他介绍了有一位母亲,她的宝宝不爱喝牛奶,她就和他做游戏,游戏有输赢,大多数人会脱口而出地说:“游戏输了就要喝掉牛奶。”而这位伟大的母亲却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当孩子胜利了,她奖励孩子喝牛奶,这种反其道而行的方法,并非是心血来潮,而是完全考虑到幼儿的心理,要知道赢了得到的是奖励,输了得到的是惩罚,如孩子本身已有了抗拒的心理,再给与惩罚,会使孩子更加厌恶。其实输赢只是分清猜拳的两个人之间的不同,而不能作为分配结果的标准,这个新的问题冲击了我的观点,我当时提出:“你们在猜拳前有没有定好是赢的演白雪公主还是输的演呢?”“没有。”“那,怎么办?”“我们重新猜拳,在猜拳前讲定输的来演白雪公主。”问题迎刃而解了。讲规则、会协商这对中班幼儿有一定难度,但在戏剧活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以往我常感到困惑的是孩子们往往只选择扮演一个角色,这样就经常会出现个别演员在演出时,候场的演员注意力不集中,有时还会表现出不关心他人的表演,或不知何时轮到自己上场,而教师常常会因为批评随意讲话的孩子,破坏了剧情所营造的气氛……,这个孩子们争着要演白雪公主的案例启发了我,我开始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带领幼儿一起表演戏剧。我与孩子们一起讨论熟悉了解每一个角色的台词、场位、服装、道具,采用轮换扮演、猜拳扮演、选举扮演等方法与孩子们表演着、娱乐着、提高着。渐渐地,在戏剧表演中,孩子们积累着如何进行表演的经验,也积累着尊重他人表演、与人合作表演、解决、协商问题等经验,获得了多元能力的发展。

  案例三、编一编--→让生活融入表演中

  儿童戏剧表演离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