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在 “分享之家”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30日 11:02:36 

别把分享仅仅当成简单的行为,分享中凝聚着宝贵的美德。作为美德的分享,不像汉字、算术那样可直接教给孩子。让孩子学会分享,关键在体验。

  生活中见到过太多不懂得“分享”的孩子。其实也难怪,如今的孩子大多是家中独苗,被人捧着护着,属于他的东西从不需要分给别人,不属于他的东西也会有父母长辈千方百计为他弄来。尽管开始只是一只苹果一个梨,但生活点滴的力量可以“穿石”。成长在这样环境中的孩子,渐渐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斤斤计较,难以与人友好相处,更谈不上与人分享、合作。

  研究融合教育的专家卢乃桂教授,比一般人更关注孩子的分享行为与意识。因为在他看来,分享中包含着宝贵的平等与博爱思想。而让孩子学会分享,对于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也至关重要。而合作能力恰恰是孩子社会化过程的重要一步。如果孩子的社会化过程慢、发展不足,那么就算他发育健全,但身体、智能的优势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最终会导致感情不成熟、不适应社会生活。

  在分享的氛围中成长

  让孩子学会分享,而不是教会孩子分享。分享,不只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美德。让孩子学会分享,关键在于体验。体验分享,才能从内心理解分享的意义。

  可是,小孩子也能理解分享的意义吗?当然可以,孩子并非没有理解力。不过,孩子理解事物的方式,与大人不同。你跟大人口头解释,大人就能明白你讲的事情;但你对孩子讲半天,可能他都似懂非懂。让孩子理解,需要给他亲身体验、感受的机会。孩子体验到了,才能理解。要让孩子理解分享,根本解决的方法不是说教,而是让孩子与身边的环境互动,体验、感受然后理解。

  所以,聪明父母,首先要有为孩子创设充满“分享”的家庭环境的意识。孩子身边所有的人、物、事件、情绪,统统构成他的成长环境。当环境中充满了分享的意识、情绪、行为,孩子的“分享”也会从心底发生。如果说学会分享有一个终极目标,那么就是孩子自发地分享,而不是被动遵守成人制定的“分享规则”。

  聪明锦囊:对不同的孩子不同对待

  相同年龄的孩子个体差异也很大。这既是天性使然,也更多受后天环境的影响。所以,不要老是把你的孩子的发展与别人相比,特别不要在孩子面前。在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时,特别要注意这一点。

  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我们也提倡不同的方法。孩子3岁前,营造一个分享的家庭氛围,可能比说教更有长期效果;但孩子3岁后,如果要改变他们的自私、小气,那么不能放弃说教的办法,说教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家长要心里明白,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最后都要让孩子从心底理解自己行为的意义。

  “反分享之家”VS“分享之家”

  有些孩子表现出的不合群、自私等“反分享”行为,都是由不当的家庭育儿方式造成。如果家里出现以下情况,那各位父母大人们就要好好反省,看看是否让孩子生活在“反分享”的环境中。要知道,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可培养不出懂得分享的聪明宝宝。
  
  “反分享之家”的2大特征

  特征1:以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