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宝宝表现得活跃(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6年07月25日 10:21:45 

  解莉(北京)

  孩子不要爸爸可能与1岁之前没有形成父婴依恋有关系。由于父亲参与照料比较少,与孩子交往相处的机会不多,父子之间缺乏亲密的情感联结。此外,4岁的孩子仍然处于自我中心阶段,他们会真实表达自己的喜好而不顾他人的感受,因而你的儿子会嚷嚷着让爸爸走开。

  为了接近孩子,爸爸必须做到"三步走"。第一步,多抽出时间关注孩子的言行举止、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也可以向妈妈讨教。第二步,寻找与孩子交往最合适的定位。如果妈妈已经承担了照料孩子的任务并且非常胜任,爸爸不妨想想自己是不是更应该陪孩子开展户外运动等。第三步,以孩子钟爱的事物或活动为切入点,自然介入孩子的游戏或其他活动,获得初步的接纳。只要爸爸愿意多花心思,并且有足够的耐心,一定可以在积极的互动过程中获得孩子的爱和尊重。

  4、女儿是不是太自私了

  有一次我带2岁多的女儿坐公共汽车,买了一张车票。因为当时车子很空,我们就并排坐在一起。后来人多了,我就想把女儿抱在膝盖上,腾出一个座位给别人,可是女儿就是不肯。于是我只好把自己的位子让给别人。谁知那人刚坐下,女儿就拼命推搡他,还哭了起来,她要那人把位子还给我。我再三跟她说"妈妈只买了一张票,这是别人的座位"也没用。最后那人只能起身让我坐下。女儿"胜利"了。你们说,孩子是不是太自私了?我该怎样教育她学会为他人着想呢?

  马迅捷(浙江杭州)

  你孩子的表现和道德无关,而是由她的心理发展水平决定的。一开始她不肯坐在妈妈的膝盖上说明孩子已经了解"我就是我,我并不是依附在别人身上的"。随着独立行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的发展,孩子从之前与母亲的共生关系中分化出来,充分体验到个体性和独立性,自主意识日益增强。后来孩子一定要把座位争过来,因为她坚持"这是属于我们的,不是你的"。这是自我中心化思维的体现,表明孩子还不能把自我与外界很好的分开。他们往往会绝对相信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能从别人的立场和角度去考虑问题。因而妈妈再怎么跟她讲事实也起不了作用。

  父母要从孩子的发展阶段去理解他们这些貌似自私的行为。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验的积累,孩子自然就会从一个人的小世界中走出来,学会为他人着想,因而并不需要特意去纠正。如果父母特别希望孩子能早点懂事,也可以适当采用"动之以情"的方式。虽然他们并不能真正明白自己的过错,父母的生气、伤心等情绪却能够深深感染孩子,进而改变他们的行为。

  • 同伴交往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