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区域创设的实践与探索(3)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01月05日 15:02:18

    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将幼儿合理分组。有时可以将强,中,弱幼儿各分一组,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有时需相互搭配,以充分利用同伴之间的教育影响。教师要注意充分了解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对每一个幼儿的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也要充分把握,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活动时能引导幼儿在相关的区域中活动。教师要注意在活动区活动的开始阶段,为了保证每个幼儿都能熟悉区中的操作方法,都能实际经历活动过程,最好给小朋友分组。采用先介绍后开放的方法,介绍一个区,开放一个区。每次每组只介绍一个区。另外要注意分组活动的计划和发展的需要,设置一定的教育环境。在设置目标时,紧密联系集体活动目标。集体性要强,可以将分好的小组活动的次序让幼儿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与材料、身体活动的内容一起考虑,使隐性学习与实践结合。制订一个计划表,以免疏漏。如以8名小为一小组。小同伴、教师相互作用的活动得以全面发展,隐性学习与显性学习相互结合。这种结合要注意是自由和自主的。

    这种特定环境中的活动是自主的,自然结合,不能勉强。这样的计划性表面上看来使活动幼39家39儿童
    自由的、宽松的、充满着丰富的内容和根据集体活动目标、区域活动少了点自由的气氛,但这短暂的不自由情趣的。幼儿可以在活动中通过做、玩、目标,在一个或多个相关区域中探索保证了日后活动区活动成熟阶段的练、演、说等,生动活泼、主动愉快地得当的操作材料,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来真正自由。

    创设理念:创造力在人的各种潜能中至关重要。创造力潜能展示越充分,对其它各方面素质发展的促进越有效,人的整体素质也就越高。学前期是个体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力是对他们进行素质启蒙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我认为在创设活动区指导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最佳时机。创设活动区就是根据《新纲要》的内容及教育功能的不同,配置相应的材料,在活动室内为幼儿划分出若干个供他们选择学习、游戏的区域。其中包括角色游戏区、音乐表演区、积木区、美工区、自然角、科学角、图书区、认知区、手头玩具区、橡皮泥和戏水区等。它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愿望和能力选择活动,在没有外界压力的环境中与他人交往,主动地获得各种经验。同时在活动时,幼儿还能无拘无束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认识他们周围的世界。一、在活动区内给幼儿以充分的选择自由。幼儿在3岁以后,独立性特点有明显的表现,这是孩子什么都想自己干,表示要“我要……”。根据这一特点,教师要让幼儿自由学习、自由想象、自由操作、自由游戏,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六大解放:解放眼睛、解放双手、解放嘴、解放头脑、解放空间、解放时间。但是现在许多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由教师统一安排,幼儿在教师严格的控制下进行各项集体活动,幼儿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活动区的设置能改变这一现状,因为在活动区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幼儿不局限于座位上,可以在活动区之间自由走动、自由选择材料和伙伴。他们的手脚放开了,可获得充分的活动机会和条件,从而敢于大胆的尝试和探索。所以,教师在活动区内要善于激发幼儿的创造动机,使他们产生内在的、自主的参与创造活动的要议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组织讨论。有些孩子家庭环境优越依赖性,占有欲很强自己不玩,不会玩也不让其他孩子玩。有些孩子由于家庭的变故性格偏执喜欢与人作对,自己已经占有的不玩偏偏要玩别人手上的。从而引起争执。有时甚至延伸到素质不高的家长身上,引发更大的矛盾。此时教师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让孩子说话,让他们探讨解决办法。让正确的解决方式从他们的口中说出,从心底认可。并成为他们人生的行为规范。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将环境知识转化为环保意识。环境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 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地理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应冲破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区域目标

    一. 利用创设活动区的活动生成新主题活动区。幼儿通过对各种不同材料的操作" 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教师要用心观察选择其中有价值的东西,生成新的相应的活动主题 。如:奇妙的变形金刚这一活动就来自于孩子们在科学区对变形金刚的玩弄。有的孩子说:这是铁臂阿托木中的金刚;有的说:不对,应该是圣斗士里的金刚。他们的看法来自他们已有的知识,动画片或者图书。谁也说服不了谁。他们的谈话吸引了一部分孩子的注意并引发了一场关于变形金刚问题的讨论。在幼儿你一言我一语的畅谈中发现他们对变形金刚的种类,构造,发展史等都很感兴趣。于是我和孩子们共同设计并举行了一次变形金刚大比拼活动。孩子画出心目想象出各种各样的变形金刚。提高了其手脑协作能力。

    二.制定以活动区为主要活动方式的弹性主题活动计划。如数的加减的学习由于幼儿生活经验,认知结构的不同他们存在以下三个不同的水平。抽象数字计算水平:能直接计算几加几,几减几。数物结合水平能根据图片内容,利用数的分合关系很快得出结果。实物计算水平:还需要借助于手指或一个个点数才能得出答案。针对不同的水平,我们在活动区设计了不同的活动。我们让第一种水平的幼儿巩固对数的认识,熟练进行加减运算。并为他们提供了图片,数字卡片等,以便于他们尝试看图编应用题。对第二种水平的幼儿我们提供卡片,图片等材料。让他们在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数的认识,学习加减运算。而对第三种水平的儿我们则为其提供实物如:小车!棋子等帮助他们逐步建立数的概念。理解数的关系这样活动区就不再是放羊区,活动区的活动融入了整个主题且有了目的性和计划性。另外,灵活的弹性,活动计划性也让不同水平的幼儿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