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论文: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双赢(3)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01月09日 13:38:00

  
  3、创新沟通方式,畅通家园联系,保持家园互信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方式有很多,最常用的是家园联系手册、家访、家长开放日及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机交谈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进驻千家万户,尝试利用电脑与家长沟通也别具魅力。目前我园配备了计算机教学设备,实现了与互联网的信息链接,青年教师多数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她们经常利用网络直接与孩子的父母进行交流,孩子的父母能十分详细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在园情况,而老师也能准确地把握孩子在家的表现。这样交流沟通,彼此都觉得既具体又贴心。对幼儿而言,在家中能看到老师发来的邮件,甚至利用语音聊天听到老师的声音,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这样的方式既时尚又便捷,能更好地推动家长工作的开展。
  
  总之,我们呼唤的是不拘形式、有创新的沟通方式。同时我们还认为,只要是有效的沟通,即便是在常规方式上的一点小小变化,也是创新。例如在"家园联系册" 上我们将孩子在园参加的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包括参加学校田径运动会、参观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等)反馈给家长,让家长与孩子一起交流参加活动的感受,家长将交谈内容记录在孩子的口述日记本上。这样做不仅使家长及时了解了孩子在园情况,而且把幼儿园教育延伸到家庭中,提高了教育效果。又如为了鼓励孩子不断进步,我园采取在孩子生日、重要节日来临或孩子在家中取得进步时,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交给老师,由教师在班内小朋友面前宣读的做法。这既使孩子受到了鼓舞、教育,也增强了家园沟通的力度。
  
  (二)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开创家园互动合作共育的新局面。
  
  家园沟通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这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互动合作"是瑞吉欧教育取向的一个重要理念。瑞吉欧教育主张: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也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可见,只有家园的互动合作,才可能带给儿童最好的经验。
  
  在开展班级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就很好地利用了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协助完成教学任务。如在小班主题教育《热闹的马路》活动中,我们发动家长把搜集的各种车辆图片以及孩子的玩具车带到幼儿园按类型布置成车辆"超市",供孩子们认识、探究。这种教育效果是老师单靠说教的方法所不能达到的。又如,我们每班设置了"百宝箱",用于老师、家长和孩子收集生活中无毒害的废旧物品,经过处理消毒充实到活动区中,供孩子操作探索。2005年元旦前夕,我们成功举办了"迎新年、庆元旦手工作品展"。展出的作品大都是在老师指导下,家长与孩子平时一起利用生活中无毒害的废旧物品制作成的。由于家长的参与,此项工作不仅省时省力,而且通过亲子活动,加深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探索家长亲职教育是我们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的又一项举措。每学期初,我们就对家长的兴趣、特长、工作性质等进行全面调查。根据家长的这些特点,我们有意邀请某些家长到幼儿园当"老师",设计组织活动或给幼儿表演等。家长教育资源犹如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注入到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在平时活动中,有的幼儿提出金阳广场的音乐喷泉很好玩,但不知水是怎么喷出来的。为此我们请中二班高寒的爸爸,在一中高三任教的高振坤老师做喷泉实验,使孩子们觉得非常好奇,感受很特别,学习的兴趣也大大增强。又如请心灵手巧的"妈妈老师"来园表演剪纸,请小一班刘赤诚的"医生妈妈老师"讲解如何保护牙齿……来自各个行业的" 老师"带来的丰富多彩的教育素材,使孩子们开阔了眼界,获得了一些社会知识和经验,促进了幼儿认知和社会性发展。另外,大班的生成活动《菜花长在那里》,为了让孩子了解菜花的生长情况,我们组织孩子到吴昊小朋友家承包的采地里去观察,孩子们兴致很高,既学到了在园内学不到的东西,又丰富了孩子的生活体验,培养了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