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论文:在生活中生成,在需要中发展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01月09日 13:38:52

    在生活中生成,在需要中发展

    ——中班健康活动案例

    前一个星期,妇幼保健院的医生到我班为小朋友做护龋齿,幼儿对牙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针对牙齿提出了许多的问题:“为什么要做护龋齿?”;“做了以后有什么用处?”;“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牙齿是白白的,有的是黑黑的?”;“牙齿蛀了以后该怎么办?”……于是我建议孩子们都回家看看家里人牙齿怎么样,有虫牙吗?牙齿都白吗?有没有变颜色?回去找一找保护牙齿的资料。

    反思: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及时抓住生活中的这么一个偶发事件,及时介入,积极引导,不时地参与孩子们的谈话,对孩子们的看法不予任何评价,是孩子们的好听众、好伙伴。同时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引导幼儿主动探究保护牙齿的方法,形成探索式的师动互动, 

    第二天,冰冰的妈妈问我,:“老师,你们在开展什么主题,我的冰冰昨天一回家就要爸爸妈妈张开嘴,让她检查牙齿,还要我们帮她查找保护牙齿的资料。”我说:“我们在开展‘天天来刷牙’主题探究活动”。她说:“太好了,我的孩子在家天天都不爱刷牙,这下好了,你们老师的话,他们一定会听的。”不一会,海山、梓萱等十几个孩子带来了电脑上下载的保护牙齿的资料,晗池、林绿带来了昨晚去新华书店买来的保护牙齿的书,好好的妈妈还用手抄了两页关于保护牙齿的资料。看样子,家长对这个活动是非常支持和配合的。

    反思:教师为孩子们提供了一次探究的机会,让孩子在活动中尝试进行寻找保护牙齿的方法,体验了查找资料的乐趣,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经验。同时很好地与家长互动,让家长了解班级近期开展的主题,帮助孩子收集保护牙齿的资料。

    通过查找资料,幼儿对保护牙齿的方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如何真正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保护牙齿的生活习惯,老师设计了《天天来刷牙》教学活动,对幼儿进行保护牙齿的教育,帮助幼儿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了解牙齿的保健常识,并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一开始,老师就出示一盘盘苹果丁,请幼儿品尝苹果。并引导幼儿边吃边想:“你是怎样吃的?看看旁边的小朋友是怎样吃的?”琪琪:“我是用牙齿咬的。”绿绿:“我用牙齿咬烂了吞下去。”师:“用牙齿把苹果咬烂,用个好听的词:‘嚼’”。为了让幼儿掌握词‘嚼’,我用夸张的动作来表现:如嚼苹果,嚼QQ糖等。幼儿对嚼QQ糖的动作非常感兴趣,张大小嘴嚼的很开心。很快掌握了‘嚼’这个词。接着我引导幼儿分组讨论牙齿的用处。“我们的牙齿可以嚼苹果、嚼QQ糖,还有什么作用,请你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幼儿讨论积极,气氛热烈。昆昆说:“牙齿可以嚼猪鼻子,昨天我妈妈买给我吃了。”露露:“牙齿可以啃鸡腿、鸭腿。”恺恺:“用牙齿可以吃好多好吃的东西。”…… 老师小结:“牙齿有这么多的作用,可以嚼烂鸡肉、鸭肉等等好多东西,帮助消化。”

    反思: 这样的教学为幼儿营造的不仅是学习的情景,更是生活的情景,很容易引发幼儿参与的兴趣。通过吃苹果活动让幼儿进行自主体验和自主探究,从而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牙齿的作用,同时还学会了新词“嚼”,将语言活动很好的整合其中。

    第二个环节是认识牙齿,教师引导幼儿用镜子观察自己的牙齿,互相观察同伴的牙齿,看看、说说牙齿长得什么样?“我们的牙齿长得什么样呢?请你们拿出镜子,张开嘴巴,照一照、看一看。”慧珍:“我前面的牙齿是小小的,扁扁的。”诗烨:“我发现了有的牙齿是尖尖的。”肖琪:“宇航,你旁边的牙齿很尖,我的不明显。”诗铭:“我看见有的牙齿是正方形的。”教师出示牙齿模型,让幼儿认识切牙、尖牙、磨牙,并说出它们的作用。师:“这上面四颗,下面四颗扁扁的、小小的叫门牙,它是用来切断食物的,也叫切牙。旁边这尖尖的用来撕裂食物的叫尖牙。里面大大的、方方的要来磨细食物的叫磨牙。”为了巩固幼儿对牙齿的认识,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找一找》师:“我们用小舌头找一找门牙在哪里?用小舌头找一找尖牙在哪里?用小舌头找一找磨牙在哪里?”然后抛出问题:“每个小朋友的牙齿都是白白的吗?你发现谁的牙齿不一样?为什么会蛀牙?”王可:“我的牙齿很白,只有一个蛀牙了。有一天,我没有刷牙,就蛀了一个。”林尉:“我发现我的牙齿黑黑的。”谢晗:“我的牙齿很黑,还有小洞。我没刷牙,没漱口。”恺:“我的门牙蛀牙了,有好几个洞洞,我有时没刷干净。”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