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婧(1987-),女,陕西省西安市人,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09级音乐学研究生内容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对幼儿教育事业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幼儿教育观念也随之得到更新和发展。音乐教育作为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在幼儿音乐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与缺陷。本文从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模式入手,对幼儿音乐教育中主题性课程模式以及实施方法进行初步设想及构建,试图展现这一课程模式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可行性以及优势性。
关键词:幼儿教育; 音乐教育; 主题性课程一、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3-6岁的幼儿除了身体开始快速生长之外,其运动技巧、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也开始迅速发展。这一阶段是人一生中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阶段,音乐教育活动对发掘幼儿的创造力、感知力、塑造个性以及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幼儿教师作为社会幼儿教育的重要实施者,应通过加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的音乐课程建设来达成幼儿音乐教育的目的。
二、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一)关于幼儿音乐教育目标音乐课程通常注重短期目标,只强调幼儿智力发展,往往忽略幼儿长期素质发展的需要。就如同认为,唱歌就是让孩子们一起唱,跳舞就是跟随教师机械的模仿,欣赏音乐时更只是以教师的枯燥讲解为主。教师常常片面追求短期内让幼儿掌握知识,一味追求短期效应,仅仅凭借一些固定标准来评价幼儿对音乐知识及技能的掌握。
(二)关于音乐课程内容选择幼儿教师常常在选择音乐课程内容上希望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样就会导致课程内容过于形式化、片面化,无法满足幼儿的实际需要。即使在歌曲选择上考虑到孩子的音域范围,但在教唱过程中幼儿难免会出现走音、跑调的情况,这都是幼儿生理发展上的个性化差异等因素所造成的。此时就要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不拘泥于书本上的内容,充分发掘每一个孩子在音乐方面的潜能。
(三)关于幼师教学方法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常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自己的思维为主体而忽略了幼儿所需要什么以及能接受什么。孩子在不断地重复练习中习惯性得接受模式化的音乐学习,长期如此,便会导致幼儿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阻碍其探索、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音乐课程评价标准不完备,过于单一由于幼儿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的个性化差异,对于相同课程的接受能力以及完成效果各不相同。若按照相同标准去评价其成绩的优劣,不但会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准确,而且严重时会影响幼儿对早期音乐教育的认识,会使一部分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这样往往会埋没了这些孩子在音乐上的天赋。
三、幼儿教育主题性课程建设研究现状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的幼儿园课程改革逐步开始实施,一些地区改革效果显着。从2004年开始,由武汉市教科院和华中师大的专家教授编纂的《新世纪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在武汉市近600所幼儿园展开实验,并取得显着成效,广受幼儿园教师及家长的认同及欢迎,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素质的提升和幼儿园办园质量的提高。此课程本着积极探索具有武汉地方特色的幼儿园课程模式,大力推进武汉市幼儿园课程改革。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及发展,为使《新世纪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真正成为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激发幼儿主动学习、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富有本土特色及生命力的地方教材,课程的编撰者武汉市教科院和华中师大的专家教授将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以全新的视觉,审视的眼光,在参照国内外近期课程改革的新动态和新成果的背景下,对教材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和进一步研发。修订工作已于2006年10月份正式启动。
《新世纪幼儿园主题探究课程》强调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根据幼儿年龄层次的不同来划分具体的学习内容,充分的体现了以孩子为中心的合作探究式教学理念。这种课程模式应该得到全国范围内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借鉴与发展。由于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把主题探究型课程的模式,具体实施在幼儿园音乐教育课程当中,这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索及研究。笔者通过下文,对幼儿园音乐主题性课程模式进行初步设想及研究。
四、关于幼儿园音乐主题性课程建设的探索(一)幼儿园音乐主题性课程定义幼儿园音乐主题性课程是指,将培养幼儿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作为宗旨,在幼儿园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以"主题"作为中心,幼师通过预期设定的一个或多个符合不同年龄层次幼儿接受能力范围的主题性音乐课程或活动,来引导孩子掌握音乐知识技能,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课程模式。
(二)幼儿园音乐主题性课程目标1、短期目标教师从"主题"内容的选择到实施过程中,充分贯穿音乐本体知识技能,使幼儿在潜移默化的课程学习中了解并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如:节奏律动、音域高低等。这种有别于"填鸭"式的教育方法能够充分发掘孩子的音乐感知力与创造力。
2、长期目标通过音乐主题性课程的实施,培养幼儿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充分发挥音乐的美育作用,培养幼儿的情感、美感,为其今后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