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儿歌教学中的“花蕊"(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11月07日 10:16:26

  通过借用标图。幼儿对他们感兴趣的儿歌有了良好的学习劲头后,我发现幼儿已具备了一些口语交往的基本能力,但语言的表达能力仍需继续培养,经常回出现一些 “唱”儿歌、拉长声音等不良现象,为更好地提高幼儿语言的表现力,我们在小班儿歌教学中,又利用标图进行了朗读能力的练习。

  4、用图标激发情感,培养朗读兴趣幼儿的情感容易受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常因环境的改变而不适应,表现为胆小不敢说话。所以,首先要引导幼儿开口说话。教师通过和幼儿交谈、做游戏、讲故事、欣赏儿歌等,使幼儿产生信任感。稳定了幼儿的情绪,也锻炼幼儿开口说话,当幼儿对教师有了感情后,就可以考虑进行朗读练习了。

  其次,要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最简短、最贴近幼儿生活的儿歌开始,教师要耐心启发,具体指导。如儿歌《甜嘴巴》,我让幼儿自己先互相说说,看看,你有一张怎样的嘴巴,嘴巴能干吗?然后让幼儿把自己的嘴巴画下来,这是一张甜嘴巴,会喊妈妈,喊爸爸,喊奶奶。接着我让孩子看着自己画的嘴巴来念儿歌。幼儿念得很有感情,很亲切。不会大声喊了,因为他们都想要一张甜嘴巴。

  5、先看图标了解人物性格,再变换语气语调读。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幼儿已能够进行初步的朗读了。但由于缺少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和朗读技巧,朗读时语气平淡,语调平直。因此,要注重帮助幼儿了解儿歌中的人物性格,使幼儿知道不同的人物和情节在朗读时要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但是这个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有点难,他们能大声的读出来已经很好了,你再去要求他们的语气语调,发现孩子的注意力不能集中那么久。比如《学习小黄鸭》,帮助幼儿了解小白鸭是娇小的,读“我最小,我要先吃”时,声音要奶声奶气;小黑鸭以大自居,读“我最大,我要多吃”时应粗声大气;小黄鸭懂得谦让,语气要轻柔,使幼儿能很好地揣摩和表现四只小鸭不同的性格。我是通过让幼儿先观察四只小鸭,让他们来说说,你觉得他们都是怎样的?孩子会通过鸭子的颜色、大小来分辨,这只小鸭当时是怎样想的,觉得应该怎样读的。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他们会读出自己的感受,虽然读得不是很到位,但是我能明白孩子想要表现的是怎样的心情。在我的鼓励下,孩子读得越来越好,后来我们还通过分组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幼儿了解重音对朗读的影响,通过练习,幼儿朗读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自信心也增加了不少。

  儿歌是孩子的挚爱,可伴随孩子成长。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有一朵奇葩招手相望,那就是图标。愿孩子永远喜欢这朵奇葩,愿老师培育出更好的“花蕊”。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