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谈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11月07日 10:16:11

  [内容摘要]: 叶圣陶 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三至六岁是幼儿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人们常说:“三岁看老。”习惯一旦养成,要再改就会比较困难,花费的精力也就更多,而且还会由于“泛化影响”,养成今后粗心大意,毛毛糙糙的毛病。为了让孩子有初步的责任感,也为孩子的长远发展考虑,我们首先从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入手来培养我们的孩子。怎样使刚入园的幼儿尽快学会自己照料自己,养成良好的自我服务习惯,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节奏呢?

  一、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示范练习,向幼儿传授自理能力的方法。

  二、 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习自理方面的技能。

  三、 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发幼儿自理能力的兴趣。

  四、 通过鼓励、表扬,增强幼儿自我服务的信心。

  五、 通过家园配合,督促幼儿完成自我服务的劳动。

  [关键词]  示范  游戏  家园合作[正文]:

  叶圣陶 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幼儿园里,经常会看到孩子把脱掉的衣服随手一放,把玩具随手一丢。三至六岁是幼儿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人们常说:“三岁看老。”习惯一旦养成,要再改就会比较困难,花费的精力也就更多,而且还会由于“泛化影响”,养成今后粗心大意,毛毛糙糙的毛病。为了让孩子有初步的责任感,也为孩子的长远发展考虑,我们首先从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入手来培养我们的孩子。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及习惯越易成功。同时,小班幼儿的基本动作已发展得比较自如,他们已能够掌握各种运用大肌肉的动作和某些运用小肌肉的精细动作, 这时,成人既不能撒手不管,也不能包办一切,而要针对他们的发展水平,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机会,帮助他们实现生活自理能力的愿望。前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指出:幼儿的智力发展应当同时体现在手指的操作、语言的表达和用脑的思考上,动手、动口与动脑三者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从小给孩子一双灵巧的小手,是促进孩子思维发展、丰富其语汇、增强其自信心的基础和前提。我们不要荒废孩子双手上的智慧,要教给孩子一些实干、巧干的方法和技能,这是孩子学会生存、学会自主的起点。

  怎样使刚入园的幼儿尽快学会自己照料自己,养成良好的自我服务习惯,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节奏呢?

  一、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示范练习,向幼儿传授自理能力的方法。

  1.正面强化幼儿的亲身体验。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当孩子有点滴进步时,你—定不要忘记夸奖他,赏识他。初入幼儿园的幼儿自理能力较差,但模仿能力强,我们通过正面示范,让幼儿看清自理的正确方法,用简短易明的提示,让幼儿了解完成基本动作的要领,然后让幼儿去模仿、练习。如洗手:它的规则是饭前便后要洗手,洗得干净,不留脏物。要求幼儿独立自觉地完成这些基本动作显然很难,他们往往只会用水把手弄湿,就表示洗了,所以我们就教给洗手的正确方法,并示范整个洗手的过程:①卷袖口, ②冲湿、抹肥皂、洗手心手背,③用力搓、把脏物冲洗干净,④再用毛巾擦擦手、甩掉水滴,并配合朗朗上口的儿歌:“挽起袖子冲湿手,抹抹肥皂洗小手,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手指向下,冲掉泡泡,关紧龙头,擦擦小手。”老师示范后再让幼儿练习。孩子们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老师一次又一次的夸奖,焕发了孩子的内在趋动力,克服了对老师的依赖心理,增强了自己动手做的信心。

  2.发挥图示标记的暗示作用。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