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让民间游戏成为幼儿园教育新的生长点(3)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11月13日 15:45:58

  2.为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以幼儿的情绪情感和动机为中介,它对幼儿的学习、认知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如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为幼儿提供了安全的情绪基地,使得幼儿敢于探索身边陌生的世界。教师应给予幼儿最大的自由,最少的干预,最多的观察,最适宜的指导,最贴心的关怀,让幼儿在自己感兴趣的民间游戏中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在游戏中,教师的期望存在着一定的潜在功能,一旦教师对某个幼儿形成期望,就会有意无意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倾向并采取相应的态度。这样做,一方面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对自己充满信心,另一方面有助于不断创造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3.做好游戏前的准备工作,注意安全。

  首先,教师应明确游戏规则,并根据幼儿年龄差异,因地制宜地开展游戏,同时注意调节游戏的难易程度和活动量大小,以符合幼儿的个体水平特点。其次,在运用民间游戏时,对游戏动作的设计、场地的选择、玩具的使用等应加强安全检查,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如“抬轿子”这个游戏,是两个小朋友相对,双手互相交叉,让另一个小朋友坐上去,然后由这两个小朋友架着坐上去的小朋友走。这个游戏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幼儿可能会摔下来,可将此游戏作一些调整,如自制一顶轿子(大纸盒做)让幼儿坐在里面,另两名幼儿就可以抬着玩了。这样既保证了幼儿的游戏性体验,又保证了安全。

  (二)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的开展与运用为了使民间游戏能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可把收集到的民间游戏分成民间体育游戏、民间智力游戏、民间美术游戏和民间童谣说唱四大类,并在各区角投放相应的民间游戏材料,开展相应的民间游戏活动。

  如在益智区投放“翻绳”“七巧板”“找东西南北”和各种民间游戏棋等,使幼儿在轻松自发的状态下积极开动脑筋。在玩“七巧板”游戏时,教师在观察到幼儿已掌握了不同的组合方式,能拼成单一图案的情况下,可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加入到游戏中,并提供一些带有情景的图书。这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在科学探索区可以投放 “滚铁环”“抽陀螺”等游戏材料。幼儿在自己发现或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如在抽陀螺时,为什么用鞭子一抽就会在地上转呢?为什么越抽越转呢?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陀螺上贴上画有七色光谱的漩涡形圆形纸片,引导幼儿在陀螺游戏中自己观察,发现陀螺在越抽越转,越转越快的情况下七色光谱会变成白色这一科学现象,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会观察与探究。

  在美工区可以增加泥塑、剪纸、编织(中国结)、棒针十字绣等材料。美工民间游戏活动中可以培养幼儿的细心与耐心,同时也可以激励幼儿大胆实践积极创新。如幼儿在泥塑游戏中,当幼儿把自制的富有意义和个性的杰作高高举起时,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并建议他们开展一次泥塑展,活动的内容及形式由幼儿自己决定。这样一来,不但幼儿的审美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而且幼儿的社会性也得到了增强。

  在音乐表演区可以投放彩绸、扇绸、各种民间小乐器、民间表演头饰、服装、歌曲等,幼儿在音乐表演区可穿上漂亮的服装、摆弄着道具、载歌载舞,感受着优美的韵律和富有变化的节奏,体验着中华民间艺术的美,从而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并陶冶幼儿的情操。

  在体育区可以投放沙包、皮筋、跳绳等,使得幼儿在快乐中增强体质。

  总之,民间游戏在各种活动区的开展,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游戏内容,扩展幼儿游戏空间,更为民间游戏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的结合找到了适合可行的途径。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