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让民间游戏成为幼儿园教育新的生长点(4)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11月13日 15:45:58

  (三)  幼儿民间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开展1.民间游戏在幼儿一日集体活动中的开展针对民间游戏如何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相结合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应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做到预成和生成有机结合。教师可以结合各班的日常教育目标,从幼儿在区角游戏中发现的感兴趣的问题出发,把其引申和设计到各领域教学活动之中。第二,民间游戏的游戏形式可充当预设活动的桥梁。可为预设活动提供丰富的体裁。教师可结合本班的日常教育目标。如在中班的数学活动中,教育目标为认识“7”的相邻数,就可以利用“跳格子”游戏,在地上画格子并在格子里分别填上“7”的相邻数,引导幼儿边跳边念“7”,有两个好邻居就是6和8,6是7的小邻居,8是7的大邻居,大家一起玩跳格,开心又有趣。这样一来,使得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中轻松地掌握了“7”的相邻数,教学目标也顺利实现了。第三,民间游戏可使教育教学活动变得灵活有趣。首先,民间游戏可穿插在语言活动中。儿童早期的语言发展是通过运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摸、尝等等,来发展他们的语言。而在听的过程中,要求幼儿集中注意力。因此,在语言活动中,可以选择“接龙”游戏。这个游戏要求幼儿要根据老师所说的词的最后一个字,当作自己词组的第一个字,因此幼儿在游戏中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不需要老师强调。这样,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发展了口语和听力能力。其次,民间游戏可穿插在角色游戏活动中。角色游戏是幼儿较喜欢的一种游戏,因此可将游戏融入到角色游戏中去。如在角色游戏中开设“过家家”,幼儿分担不同的角色,有的“煮饭”,有的“扫地”,这些可充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促进幼儿积极交往能力的发展。同时在这种愉快的活动中,幼儿自己动手动脑,协调能力得到了提高。

  2.民间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零散间隙实践中的开展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环节过渡中有许多零散时间,如幼儿来园后、离园前和饭后。在各个环节的过渡中,可以为其准备一些如“翻绳”“找东南西北”“石剪布”等活动,穿插在零散时间中进行。教师应特别重视幼儿的来园后这一环节,因为来园是幼儿愉快地开始一天生活的关键。在营造温馨环境的同时,为其准备一些发展小肌肉或手眼协调能力的民间游戏,如“七巧板”“挑棍”“抓籽”等,可以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愉快的心情和体验。幼儿离园也是一天活动中的关键环节,这时幼儿的情绪较不稳定,教师容易“顾此失彼”。为了保证安全的同时,让幼儿学会安静、有序地离开活动室,教师可为其提供“拍手游戏”“弹蚕豆”等。这样不仅使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过渡自然,同时减少了幼儿等待的时间,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

  3.在户外小型分散游戏中的开展幼儿园每日都有规定的户外游戏时间,在这样的游戏中,教师可借助运动器具、小型体育玩具和小游戏玩具,教师可以适宜安排游戏活动量,或可以培养幼儿交往、谦让、合作精神的民间游戏。如“滚铁环”“跳皮筋”“跳格子”等,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寻找伙伴,自选玩具,自选玩法或自己商量制定规则、改变方法。

  总之,我们应大力挖掘民间游戏,积极尝试把民间游戏融入到幼儿园的教育中去,对其改编、创新,充分利用其闪光点,扬长避短,使幼儿园的活动更为丰富,为改革幼儿园拓展新思维。为让今天的幼儿享受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我们应将民间游戏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许政涛.幼儿园游戏与玩具[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60-168.

  [2张秀杰.寓教于乐——谈民间游戏的育人功能[J].山东教育,2003(9):38-39.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