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感悟,实践……(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11月14日 13:17:28

  在爱的教育中,我还积极培养孩子爱的情感,用爱的情感帮助孩子塑造人格。如结合“三.八”节,开展“我为妈妈做好事”“我是好宝宝” 等家园活动,使孩子们感受父母的爱,从而培养孩子爱父母、爱他人的情感;开展 “爱绿”、“学雷锋,做好事”“爱心募捐”等活动,使孩子们感受时代的脉搏,培育爱他人、爱祖国的情感。

  二、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是打开孩子创造思维的源泉陶行知批评旧教育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是摧残人才,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全新的教育思想,他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是为了生活,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不仅使书本知识变活,而且使师生开阔视野,从社会生活中吸取综合的多方面的知识,从而获得思想和精神力量。

  1、创设互动、开放的教学情境幼儿园的生活教育实施的就是“开放、互动、整合”的教育和人性化的教育,通过自我互动、幼幼互动、师幼互动的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根据幼儿不同的学习生态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学习。

  在实践中我创建“抛锚式”的教学情景,即创设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真实问题情景并抛锚给幼儿,如:在帮小泥鳅找朋友的时候,幼儿提出给它找小虾、小鸭、鲨鱼、海狮、小猫、小鸡等河里的、海里的和陆地上的朋友,这时我向幼儿抛出问题“它们住在一起吗?”、“它们能见到小泥鳅吗?”“能做小泥鳅的朋友吗?”幼儿接了我的“球”后产生了争议:有的说大鲨鱼很凶要吃掉小泥鳅的,有的说我在电视里看到海狮是海里的,不能和小泥鳅做朋友,有的说小鸡不能到水里去 ,会淹死的。我赞赏地倾听着孩子们童真的话语,没有急于替孩子出注意、想办法,而是给孩子思考、解决问题的时间与机会,耐心等待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以提问“那么这些动物朋友怎样才能见到小泥鳅,做它的朋友呢?”来激活幼儿的思维,幼儿们带着老师抛给他们的问题,去想、去寻找答案,有的说:“用魔法树呼的一下,把海洋里的海狮、海豹变到小泥鳅的身边。”有的说:“给不会游泳的小动物套个救生圈。”等,当有的幼儿说小鸡可以骑在小鸭的背上游过去时,有的幼儿马上提出异义,认为小鸭太小,小鸡会跌下水的,要骑在大白鹅、大乌龟身上,因为它们身体大。孩子们在以交流、分享为主的情景中产生了认知冲突,自发主动地学习,又促使幼儿解释、反省、调整、重构自己的概念,同时在民主、平等交流沟通的氛围中,学会考虑、接纳他人的主张和想法,即学会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合作、关爱。

  在探讨帮小泥鳅找朋友的时候,我创设开放、自由、宽松的环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交流。有的幼儿提出给它找小虾、小鸭、小金鱼等,而有的幼儿则提出给它找鲨鱼、海狮、企鹅、小猫、小狗、小鸡做朋友,由此我和孩子们一起展开了“寻找河里的朋友”、“寻找海里的朋友”和“寻找陆地上的朋友”等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在增长了见识的同时体验到与同伴交流合作的快乐。我又在活动室里增设了“小泥鳅找朋友”专栏,幼儿看到专栏里孤独的小泥鳅,就纷纷行动起来。他们拿起笔,涂画出各种动物围在小泥鳅周围。翻阅画报、图书,剪下动物图象。让爸爸妈妈从网上下载动物资料,到动物园、海洋馆等地拍下动物照片贴入专栏里,还积极主动地收集了彩纸、碎布、旧挂历纸、绒线、各种瓶盖子等材料,和我一起撕贴、涂画、拼搭成各种动物形象,送到小泥鳅的身边。在环境的作用下,幼儿自始至终全身心地投入到有真正意义和价值的学习之中,情感和认知需求得到了满足。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