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充分挖掘农村资源,扩大学习生活的空间我充分利用社区农村资源,带领幼儿走进社区,关注社会生活:春天,我们带领孩子去公园找春天;去野外挖野菜、放风筝;带领孩子参观奶牛场、花卉基地;带领孩子参观张大列故居,祭扫烈士墓,了解烈士的生平事迹……夏天,我们带领孩子观看警察叔叔如何指挥交通,使车辆畅通无阻;参观蚕种场、上官云珠故居,了解长泾的古镇文化;参观污水处理厂、新街居民区,激发孩子的环保意识……秋天,我们带领孩子来到田野,观看农民伯伯收割稻子;到公园捡落叶、采标本、玩泥巴;到“小红房”观看厨师做月饼,使孩子了解制作月饼的过程;带领孩子来到敬老院看望爷爷奶奶,激发他们关爱老人的情感……冬天,我们组织孩子观看消防员叔叔救火演练,了解预防火灾的知识;进行文明环保宣传、公益劳动及社会服务;与孩子一起打雪仗、捉迷藏……通过观察、感受、锻炼、分辨,以吸取有益的思想和知识,引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这些教育实践,为孩子的思想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提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活动场所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它必须保证活动安全、有效地开展。要做到这点,离不开社会各界,尤其是每位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因此,我们运用多种形式认真做好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工作:平时建立好家校联系卡,开设家长网上学校、班级的家长QQ群,以便活动时向家长发送活动介绍书,必要时可开个家长会,与家长及时沟通,争取对活动的支持与配合。鼓励一部分家长在可能的前提下,参与孩子的园外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如果孩子的活动是课外分散进行的,没有教师的直接参与,则必须要得到家长的配合,与家长联系后,由家长监护孩子完成活动。例如: 我在组织孩子开展“家庭动物角”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时,先通过书面形式,向家长说明了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打消了一些家长心中怕脏乱、怕麻烦的想法,说服家长配合自己的孩子做好小动物的饲养、引导子女认真观察小动物的成长过程,并把它记录下来。这一活动,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而且使家长和子女在活动中增加了彼此心灵的沟通机会,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
三、实行“六大解放”,焕发孩子的活力,是培养孩子创造能力的操作要求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要求人首先必须有活力,陶行知先生认为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产业的人;儿童生活是创造、生产;不是继承、享福、做少爷。所以他特别重视创造力的培养。陶行知认为首先应当注意发现儿童,了解儿童,相信儿童,认识到儿童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否则,即使有创造力,也会枯萎而得不到发展。因此,他晚年提出“六大解放” (解放脑、手、嘴、眼、时间、空间) 可以说是他找准了旧教育操作中的问题,从而提出教育革新的操作措施。
在一日活动中,我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周围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让幼儿多看、多想、多说、多做;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1、重视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如:上“蚕”的科学活动时,我先带幼儿养蚕,让幼儿采集桑叶,亲自喂养观察蚕头眠、二眠、三眠、四眠,最后“上山”结茧、成蛾、出茧、交配、产子的全过程。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清洁桑叶,剪桑叶,换桑叶等劳动,不仅系统地观察了蚕的生长过程,而且训练了动手能力,培养了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有了这样的实践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时,活动显得更加生动活泼。活动时不少幼儿能叙述蚕的生长过程,对老师讲蚕丝可以织成丝绸,丝绸是我国的特产,丝绸的色彩光亮、轻软,穿在身上舒适、流滑等知识也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