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中,我也有目的、有计划地和幼儿加强交流。如:孩子入园、离园时,我主动亲切地先打招呼,提醒孩子学说礼貌用语 “老师早”、“老师好”、“妈妈再见”等;进餐时 让孩子说出各种餐具、主食、副食的名称;在起床穿衣时,我会问问“这双鞋是谁的呀?”,鼓励孩子说出自己衣服的各部分名称(如领子、袖子、扣子)等;在洗手时,我引导幼儿说“肥皂”、“毛巾”、“洗”、“搓”、“拧”、“干净”等词;吃点心时我引导幼儿说出:“香喷喷的面包,圆圆的包子,五颜六色的八宝饭,甜甜的蛋糕等等。”
和中大班相比,小班的孩子更不适应长时间呆在室内,因此我经常带着孩子们漫步在宽敞美丽的校园中,每当这个时候,他们就像放飞的小鸟一样唧唧喳喳,一刻不停。一张张笑脸,仿佛绽放的花朵,灿烂无比。 在暖融融的阳光下,我们一起快乐寻找春天。“老师,小草绿了!”“大家看小蜜蜂在采蜜。”“这里有许多花开了,红的、黄的!”“老师,这是什么树呀?“我知道,是柳树,我们小区里也有的。”“对的,我也认识的,柳树有许多长辫子的!”夏天我们扒开草丛,捕捉调皮的小虫子。一有新发现,一些孩子就激动地大叫“小虫子,快,快来抓呀!”……秋天在小山坡上的树林里我和孩子一起捡拾一片片落叶。孩子们发现:“树叶落下来像蝴蝶在飞”“银杏树的叶子黄了,像一把小扇子”“有的叶子像小船”“有的叶子像大大的手”“有的叶子还是绿的,上面有一根根针呢”。踩在铺满落叶的地上,发出“沙沙沙沙”的声响,孩子们开心极了,不停走过来走过去。他们观察着、议论着、想象着,并用语言大胆表达着。冬天,下雪了,我带着孩子在走廊边接雪花,观察雪花的形状;我们一起欣赏雪景。我引导幼儿观察房上、树上、地上、滑滑梯上、秋千上全是白茫茫的一片,美极了。我抓住时机启发孩子:“这白茫茫的雪像什么呀?”有的幼儿说:“像雪白的棉花。”有的说:“像白糖。”有的说:“像天上的白云。”……丰富多彩的生活使小班孩子不断发现一些新鲜有趣的事情,不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经验,自然而然,孩子慢慢“有话要说、有话可说”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和发展。同时,孩子语言的发展也提高了他们的认识能力,而认识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加深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这样两者相辅相成,小班孩子的语言运用能力开始飞速发展起来。
三、为幼儿提供真实有趣的语言运用情境,让孩子爱说、多说。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幼儿快乐自主的一项实践活动,在游戏中,孩子们的年龄相仿,认知水平相近,交往起来特别投入。作为思维工具的语言,始终伴随着游戏的进行,所以游戏是幼儿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交往的最佳途径。
我在班里创设内容丰富的“语言活动区”。 摆放了木偶、指偶、图书、图片、头饰等,并能定期更换。孩子们在区角活动时,用小木偶绘声绘色地讲述听过的故事或戴着头饰互相合作表演故事,或几个人一起跟着录音机念儿歌、古诗,有的戴上耳机沉浸在精彩的童话故事中。我们还准备了背景图与许多小图片,让孩子摆图编故事。《拔萝卜》、《三只蝴蝶》《小兔乖乖》等经典故事,是小班孩子最喜欢的,而孩子小班的孩子又好模仿。我就利用这一点,在语言区的表演角里,让孩子来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并进行对话。在模仿表演中,孩子产生了兴趣,不厌其烦地玩了一遍又一遍,他们用自己喜欢的语言和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在这轻松、自由、愉快的环境中,孩子们通过看看、讲讲、听听、编编、演演,语言能力获得了不断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