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文:浅谈幼儿品德教育的实施(5)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12月01日 00:43:06

  3、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幼儿品德的形成是知与行统一的过程,是将幼儿对道德行为的认识变成自己自觉行为的过程。它是一个长期、复杂、持续发展的过程,是一项连续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教师在平常琐碎而细小的工作中,不断地引导、培养、强化而得以形成。需要我们在设计教育活动时,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进行有机渗透。需要我们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建立合理、必要的生活常规,促进幼儿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贯性,形成独立、自制、自律的品质。习惯是逐渐形成的,只有坚持一贯的要求,在神经系统中逐渐形成深刻的印记,才能成为定型。

  结论

  孩子的德育工作,离不开家庭的配合,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只有家校合作,社会参与才会取得相应的德育效果。总之,教无定法,法无定性,但必须以人为本、尊重实际。德育教育的方法多式多样,只要我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幼儿德育的重要性,都来关心我们的德育教育,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有希望。德育教育要从幼儿抓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能把我们的幼儿培养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二十一世纪儿童。

  四、参考文献

  【1】刘国永.德性涌现与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张鸿燕.香港与内地学校道德教育之比较[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3】朱文娟.幼儿德育教育的实施技巧[M].中国土族:2008年夏季号.63页.

  【4】孙兰芝.道德教育的反思与探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陈景磐.论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