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角色游戏中,老师也准备大量的道具,如由一个大纸箱和四个小椅子组成的消防车,消防队员的徽章等。游戏中让一些孩子表演救火队员,练习怎样使用一些灭火器材,而另一些孩子则表演逃离火灾现场的人,练习一些逃生的动作或自救技能,如假装滚灭身上的火苗,趴在地上匍匐前进等……,就这样,引导幼儿设想出各种各样自救自护的方法并进行演习。同时组织幼儿讨论哪种方法更好,让幼儿懂得采用最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培养幼儿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品质,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
(三)、随机教育法
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是安全教育的好时机,如,晨检、午餐、散步、盥洗、户外活动、自由活动等。幼儿教师、保育员、保健员、厨师等都应成为安全教育员,时时抓住机会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因此,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抓住偶发事件进行随机教育,及时抓住幼儿生活活动中瞬间的偶发事件进行随机安全教育,也不失为安全教育的好方法。
比如:早晨的幼儿户外活动时,教师在组织幼儿出活动室前要告诉幼儿整理好衣冠、鞋带,上下楼梯要靠右走;活动时要注意控制活动量不狂奔乱跑,不因活动量失控而摔伤、跌伤;告诉幼儿玩大型玩具时不越规、不拥挤、不倒滑滑梯、不猛摇摇篮等,以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再如:幼儿对教室里的录音机很好奇,自由活动时有一个幼儿玩弄录音机的开关、电线。我们就抓住这一事件,结合常识活动,进行一些通电小实验,使幼儿了解电、电器的危险性,教育幼儿不要乱摸乱掀电源开关、插座、电线、电器等,让幼儿知道哪些东西有危险,会伤害身体,不能乱摸,使幼儿懂得既要玩得自由开心,又要注意安全。再如,喝开水时发现有一幼儿把杯子里的热开水拿去水龙头下冲冷水喝,及时的结合保健自助常识活动"喝生水会生病。"告诉幼儿喝生水的危害性。
因此,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抓住偶发事件进行随机教育,及时抓住幼儿生活活动中瞬间的偶发事件进行随机安全教育,这是一个安全教育的好方法,时时处处提醒关注幼儿安全,保护幼儿生命。
第三、适当锻炼活动为提高
我们知道每个人在潜意识当中,机体会产生自我保护的反应。如:孩子在摔倒时,会不由自主地双手撑地,以保护头部不会撞伤。所以适当的锻炼,能提高孩子的反应能力,使他们不至于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手足无措,导致更加不敢活动。有些时候,我们认为,为了安全,不让孩子去做,就可以避免一切事故的发生。难道这样就叫做安全吗?其实那只是将危险指数降低到最低水平。
比如我园就督促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提醒幼儿不要去推、拉别的小朋友,自己也要注意前面、旁边,要"眼明身快",要注意自己的周围,不要顾前不顾后,或顾后不顾前。活动前,还要让幼儿学会检查自己的装束:鞋子是否穿好,鞋带是否系好,衣服、裤子是否整理好…… 。孩子身体经过长时间的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协调能力提高了,就不容易摔倒了。
第四、正确对待安全为发展
幼儿的安全意识并非与生俱来,一些安全意识的产生或是安全知识的获得,往往是伴随着孩子们的哭泣声从"实践"中而来,即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其实每个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没有不摔跤的,"在摔倒的时候,要学会自己爬起来。"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一句老话,孩子在摔倒时,除了教育幼儿要勇敢,培养坚强的品质外,还可以教育别的幼儿如何去关心同伴,当老师在处理幼儿伤口时,幼儿从中也学到一些基本的救助常识,并感受到老师和同伴对他的关心,随之也增进了师生间、同伴间的感情。
为了孩子能真正的健康成长,希望我们幼儿园能创设更好的场地环境,让幼儿有安全的活动空间,让幼儿能尽情地跑、尽情地跳;希望我们的老师时刻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规范,培养幼儿的自我安全意识。培养新一代创新的人才,为了孩子的终身教育,请不要走进安全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