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小班的数学游戏教学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1月18日 09:47:35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知识属于皮亚杰所说的逻辑数理知识,它所反映的是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不存在于实际的物体之中,而是超出物质现实之外,在人脑中建立的一种联系。幼儿虽从出生起就用不同的感官(视觉、听觉、触摸觉、运动觉等)感知着周围的物体声音和运动比较和区别它们。《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表达发现的愉快并与他人交流、分享。”它还指导我们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皮亚杰认为:“人们的物理知识、社会知识来自外部。而数理逻辑知识主要来源是儿童自身。”也就是说数概念是一个儿童自己从物体的各种关系中建立起来的,是思维的产物。因此学习数学需要强调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利用自身的内部机制去理解和掌握数概念。《纲要》提出——教育内容要“既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挖掘环境中的教育因素,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开展自己的游戏,从教育实践中思考总结有效的经验,将游戏、教学、课程进行整合,创建符合幼儿发展的游戏课程,充分发挥它们所蕴涵的潜在学习和潜在教育的作用,以促进每个幼儿健康成长。

  小班幼儿由于其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游戏和运动,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就既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 。“整个世界就是孩子的课程”;我们应创设环境、多运用游戏、组织教育活动要克服过多的接受性学习,提倡探索性学习,学习不是告诉,而是感悟、体验;应让数学教学“游戏化”、“趣味化,”,这些无疑是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脉相传的。

  台湾着名学者王财贵教授曾说:“数学是最容易学的学科,越是努力教数学的老师就越是很笨的老师。”可见数学并不是那么的深奥难懂。游戏是幼儿自己自愿性的活动,是一种轻松、愉快、充满乐趣的活动,它既能为幼儿提供学习的条件,又能为他们在学中玩,玩中学提供一个表现自我的有效途径。在组织小班数学活动时,我就根据数学活动的内容和目标,着手进行数学知识与游戏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和编制了大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有趣的游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去,以便能更积极、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孩子们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效果要好。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游戏方法;一、情节性的数学游戏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爱不起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一次,在组织幼儿看《猫和老鼠》时,我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观看,这让我明白了孩子们喜欢有趣的情节。于是在教感受“1”和“许多”时,我就采用了分小鸡、分蛋、拾蛋的游戏。先请幼儿帮鸡妈妈分小鸡,跟小鸡做游戏,然后帮鸡妈妈分蛋,再到草地上一个一个地拾蛋。由许多小鸡到一只一只的小鸡,再由一个一个的蛋到许多蛋。在这个游戏中幼儿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他们在游戏过程中自由自在,没有负担,充分理解了“1”和“许多”。他们在游戏中情绪愉快,就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数学活动。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