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艺术同构背景下的幼儿园音乐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作用(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1月21日 09:21:38

  二、       艺术同构背景下的音乐活动拓展了幼儿的审美视角艺术同构背景下的音乐活动,通过多领域的渗透、多形式的教学,让幼儿在审美中调动已有经验、知识,从一个音乐作品的形式内容等任何一个角度,引起对其他事物的联想,从而生成一些新的生成活动,使知觉在更大范围内综合化,使幼儿在不同形式的融合中,逐步拓展审美视角。

  如在歌唱活动《戏说脸谱》中,幼儿欣赏过戏剧人物脸谱后,对京剧中不同人物性格和脸谱的关系产生很大兴趣,于是就又生成了艺术欣赏活动《有趣的脸谱》、美术活动《脸部彩绘——我喜爱的脸谱》、科学活动《京戏器乐》、艺术表演活动《现代西游记》等等。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我们不但让孩子学会了欣赏、演唱京剧,还深刻了解了相关的京剧艺术。又如在欣赏《挪威舞曲》后,幼儿对种子发芽、生长的条件和过程以及树木与环境的关系也产生了学习兴趣,我们就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可能得到的资源,协助幼儿从一个音乐作品中拓展出各种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活动,并同时发展幼儿自身主动开拓学习领域的意识和能力。

  三、艺术同构背景下的音乐活动培养了幼儿的综合性艺术智慧艺术学科之间有许多天然的关联,我们可以借助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达相同的情感和内容,一种已经产生的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兴奋,或一种感觉的作用借助另一种感觉的同时兴奋,而得到加强的心理现象,称为联觉,譬如现代的“彩色音乐”就是利用视觉和听觉相互作用的联觉现象增强音乐效果的。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说,这种联觉现象被称为通感。正是这种通感,使人类的情感体验扩大,涵量增加,力度提高。艺术同构背景下的音乐活动是具有感情形式的创造活动,它的具体形象性、情感渗透性与幼儿本身特有的纯朴性、浓厚的生命色彩以及自由创造性质相吻合。如幼儿在欣赏《水族馆》时,他们不仅聆听到了优美回旋的韵律和节奏,还再现了原有的审美经验,似乎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鱼儿在水底游玩、水草在翩翩起舞,还听到了小鱼吹泡泡的声音。由此感受到了丰富、快乐的水底景象,产生了一种整体美感。当幼儿在审美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审美感性经验后,当某一感官受到特定对象刺激后,会把各种事物和经验沟通起来,产生联觉和通感。如当幼儿听到了《勇敢的苏格兰》的铿锵有力的雄壮曲调时,画出了刚直有力的线条,听到《化蝶》这首优美回荡的柔和曲调时,用舒展的肢体动作和各种曲线来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在这样循序渐进、连续不断、潜移默化的音乐教育中,能引起幼儿多种心理功能的协调作用。当动作、节奏、色彩、形状、音调等均越过了各自的感觉界限,相互支持和加强时,就形成了心灵中的一种联觉经验。这种经验与幼儿的各种感觉结构相对应,就会互相吸收、融合,幼儿的综合性艺术智慧就逐渐形成。

  实践证明,艺术同构背景下的音乐活动,注重了艺术知识同构的价值和作用,通过同构艺术学科中的共同元素,让幼儿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进行艺术欣赏、感知、联想,拓展意象,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拓展审美视角,在情感的激励下进行大胆的审美创造,逐步形成综合性艺术智慧。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在教学实践中要坚持不断去挖掘,不断去更新,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去学习、思考,以最恰当的方式去进行教育,才能将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发展成为知识求索欲望,才能使音乐活动因为艺术的辐射而变得有趣,使整个活动成为一个充满奇妙的感觉、丰富的想像、深刻的思考和顿悟的过程,从而让幼儿在艺术学习中健康成长,在艺术学习中得到综合素质的提高。

  主要参考资料:

  [1]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关成玉:《类比联想与对比联想》,山西师大出版社,载《语文报》。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