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儿童助人行为的形成及培养(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4月17日 20:31:02

  3.2、儿童对助人行为的认知及情感因素

  3.2.1、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的影响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其智力水平也飞速发展。在儿童成长每个阶段,其智力水平的高低影响了对他人情感的判断。而且随着儿童智力发展,在掌握了更多的知识与社会规则之后,面对求助者,在实施助人行为前,就会把更多的因素纳入自己的考虑范围里来,从而影响自己的选择是否采取助人行为,同时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父母的影响降低。

  3.2.2、 对他人情感的认知能力的影响

  在拥有相同的智力的前提下,那些更容易理解别人的情绪,读懂别人的观点的儿童,更能够从别人的情绪上推断出别人是否需要帮助,从而更容易做出助人行为。这种能力也可称作是观点采择能力。虽然它和助人行为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提高了助人行为的机会,但是这类儿童通常会具有更高的道德认知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水平,更容易做出助人行为。

  3.2.3、 移情的影响

  移情( Empathy) 这个概念最初是由德国心理学家利普斯( lipps)提出的。一般认为,移情指的是一个观察者在观察到另一个被观察者处于一种情绪时,自己的情绪也会被他人感染,从而出现与被观察者相同的情绪感受。这可以理解为一种换位思考,或者说是情绪共鸣,移情使得人们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因此可以用:移情→同情→助人行为这个公式来表示移情对助人行为的影响。

  3.2.4、 心境的影响

  心境与助人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当儿童处于积极的心境,愉快的心情的时候,他更容易感受到别人需要帮助,发生助人行为的概率就会提高很多。然而,当儿童处于消极的心境,心情低落、消沉,这个时候对于别人发出的需求帮助的信号不但不予理睬,还更容易产生攻击行为。

  3.3、社会、家庭等环境因素

  3.3.1、 旁观者效应

  在1964年的美国,曾经发生过很著名的案件(吉诺维斯事件),一名名叫吉诺维斯的姑娘在回家途中遭到歹徒袭击,然而在袭击发生的半个小时内,街道上一共有38个邻居听到了姑娘的呼救声,但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甚至没有人打电话报警,这导致本来能够避免的事件发展成一场惨剧。这种现象被称作"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即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助人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与当时在场旁观的人数成反比,及旁观的人数越多,助人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会越小。因此,助人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旁观者效应"的影响,从而使得助人者提供助人行为的概率降低。

  3.3.2、 文化底蕴及文化背景的影响

  不同国家对助人行为的要求和推崇度是不同的,正是因为接受的是不同的教育,拥有不同的文化教养和文化传统。中国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社会,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积攒下来的文化底蕴。在这种大背景下,人们对助人为乐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对于儿童来讲,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已经把这种观念灌输到脑中,在感受到别人需要帮助时,这种思想就会自动的占据主导地位,从而产生助人行为。

  3.3.3、 家庭父母对儿童教育的影响

  儿童大多数时间都是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而且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观察和模仿,而他们的主要模仿对象就是父母。儿童产生的分享、合作、帮助、安慰、捐赠、同情、关心、互助等等行为,大多是在家庭的影响下,在父母的要求与指导中完成的。儿童助人行为的培养,也是在与父母的交往当中,慢慢的得到形成与发展的。父母对待求助者的态度能影响小孩价值取向的发展,而且父母对待儿童的方式很容易影响到今后儿童对待他同伴的方式。因此,父母对儿童的早期教育相当重要。

  3.4、儿童助人行为的形成及发展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