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让儿童的美术作品闪耀个性的光芒(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5月10日 20:49:01

  加强观察与写生,不仅能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更为儿童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现在有很多美术老师为了图方便,却很少带学生走出教室,走近大自然,而是让学生呆在教室里闭门造车、锤炼技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有再多的创造力也会被全部扼杀,而成为一个个毫无灵气的"小画匠"。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让儿童放下手中的画笔,走出教室,呼吸一下大自然的新鲜空气,聆听一下大自然的声音,感受一下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景一情,相信孩子们的灵感会随之迸发,新奇的故事也会从他们的笔下娓娓道来。在不断的观察写生过程中,儿童学会了用眼睛去看,就能发现生活中很多平时不留心的场面或细节,还能学会用大脑去思考,透过事物表面的现象认识其深层的东西,并发表不同的见解。自然而然,儿童通过写生,在拓宽视野的同时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创作内容,又何愁笔下没有东西,作品没有个性呢!

  欣赏近两年在一些比赛中脱颖而出的儿童美术作品,它们没有惊天动地的题材,就是描绘的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普通生活场景,却表现得令人信服,令人感动。如吉盼盼同学的《山塘印象》,就是作者在实地写生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他采用竖式构图,用水墨重彩的形式将苏州街巷的这一典型--山塘街的古朴与繁华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观者充分领略到了江南水乡和苏州街巷的特殊魅力。所以古人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再如胡如意同学的组画《苏州小吃》,也同样是这个道理,画面中表现了在卖梅花糕、小笼包子、黄天源糕团等店面前,人物形态、动作表现得惟妙惟肖,头戴高帽子的厨师们有的忙着做各式糕点,有的忙着招呼客人,而店前有老人买了小笼包子坐下来慢慢品尝的,有妇女牵着孩子来买的,有孩童欢奔着过来买的……平常却充满了人情味。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对每个苏州孩子来说都不陌生,但有些孩子视而无睹,有些孩子却做了有心人,就如小作者那样,经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表现,笔下的作品就显得非常生动。

  三、丰富美术材料,成就个性化的创作形式

  近年来,美术材料不断革新,层出不穷,给儿童美术创作带来了无穷的新视点,也成就了个性化的创作形式。如炫彩刮画纸、创意白刮纸、彩砂纸、玻璃卡纸等材料的研制推出,让儿童充分感受到不同材质带来的不同画面效果,让儿童在创作美术作品时随时收获一份成功,收获一份欣喜。在当今儿童美术展览中,你会惊奇地发现,一些利用废旧材料如泡沫塑料、瓦片、树根、铅丝等材料做成的装置艺术作品看似简单粗糙,却在展览现场深深吸引了观众,带给大家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如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地的"蒲公英行动"中展示的儿童装置艺术等。由此可看到,当代儿童美术作品的形式和表现手法已远远超出了平面的绘画与手工艺,而呈现一种多样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作为教师,在儿童美术作品辅导中,要不拘一格,善于发现并尝试各种新材料,引导儿童进行创造性地表现,让儿童美术作品与众不同,独一无二。

  当然,儿童美术作品质量的提高还需要老师们不断在实践中积累总结,侯令老师在儿童美术作品的发展趋势》一文谈到,我国的美术教育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儿童美术作品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相信我们每位美术教育工作者,会加强学习和研究,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创作时吸取更多的当代艺术创作的理念,使儿童美术作品能顺应当今艺术发展的大环境,使儿童美术作品永远保持个性的光芒。

  参考资料:《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    李凌

  《儿童美术作品的发展趋势》     侯令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