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就"家庭教育环境对婴幼儿心理产生影响"做了调查分析,并对如何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家庭教育环境;婴幼儿;心理影响
一、家庭教育环境对婴幼儿心理影响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婴幼儿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无论是社会还是幼儿园,都利用各种方式进行教育。在婴幼儿成长的关键期,家庭教育环境对婴幼儿心理的影响更为突出,它为婴幼儿的一生奠定基础,决定着婴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
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必须有利于婴幼儿心理的成长,我国的教育家、思想家构建了一套系统的"慈幼"思想体系,逐渐成为我国婴幼儿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他们认为父母要关心幼儿,但不是溺爱,要创造和谐平等的教育环境,父母应以身作则,用榜样效应对婴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家庭教育环境对婴幼儿心理产生影响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结构
1、离异家庭
随着人们对婚姻思想的转变,如今的80后对于婚姻的意识越来越模糊,导致中国的离婚率一再升高,那么这样的家庭环境,对于无辜的婴幼儿又有怎样的影响呢?有人曾对1095名儿童的家庭结构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生活在不完整家庭中(双亲一方或双方由于死亡、离婚等原因而造成的一方或双方不在的家庭)的孩子,有心理健康问题者占13.8%,而完整家庭中有问题的孩子只占0.2%,这充分说明健全完整的家庭结构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良好的作用。父母离异,家庭破裂,使儿童赖以生存的家庭乐园一下子被破坏。破裂的家庭结构使父母无力教育自己的孩子,给儿童带来了过分紧张的生活气氛和感情冲突。家庭缺乏温暖和关怀,致使孩子们失去了生活目标,容易形成变态心理和怪僻性格,如多疑、孤僻、冷漠、心神不定或神经质、心理变态及反社会行为。
2、再婚家庭
父母的再婚给婴幼儿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视,可能由于某种原因,父母一方选择再婚,婴幼儿被迫接受另一位"爸爸、妈妈"的照顾,远离亲生父母的爱给婴幼儿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创伤,造成一定影响。而此时幼儿的感受根本无人问津,是否可以接受别的人来照顾自己,现在的家庭成员他们是否可以接受,甚至有些成人为了一己之私,把家庭中的孩子送到寄宿学校,或者放养在他人家,本应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发生180度的逆转,三口之家没有了,远离父母的关爱,自己一人生活,可见这样大的改变给婴幼儿的心理带来多大的阴影。
3、留守家庭
迫于生活的无奈,有些孩子的父母选择出门打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让本应处于幸福时光的婴幼儿早早失去父母的关爱,跟着年迈的老人生活,或在留守学校学习,没有家庭的温暖带给幼儿不一样的经历,我曾接触过这样一个男孩,他才4、5岁,由爷爷奶奶照顾衣食起居,老一辈人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得不到最好的教育,便把什么最好的都给他,他只要想要,爷爷奶奶便买,什么事情都顺着,生怕含在嘴里化了,捧在手里摔了,处处忍让,造成该男孩小小年纪脾气就不小,对着老师指手画脚,没有一点尊重之情;而另一个女孩子则与此相反,由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奶奶又有严重的封建思想,认为女孩子不需要读那么多书,只需要帮家里做做就可以了,以至于5岁的她还没有上过幼儿园,当我和她刚接触时,她说出的唯一心愿便是可以看妈妈一眼,原来她已经三年没有见过妈妈了,一个美好的童年,一个本应在父母手心里长大的女孩,就因为特殊的家庭环境造成这样一个结果。
(二)教育方式
1、民主型
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和谐,是民主型家庭最为显著地特征,因此民主型的家长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在婴儿时期,注重孩子包括身体在内的各方面健康发展,注重对婴幼儿音乐方面的培养,注重婴幼儿对色彩反应能力方面的培养,例如:唱歌给婴儿听,给婴儿看五颜六色的图片,训练婴儿爬、滚、站等肢体动作;幼儿期注重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对日常行为做出判断,在游戏中让孩子懂得生活中的知识,让幼儿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孩子在犯错或有不良习惯时,注重引导方式,尽可能以童话、故事等手段让孩子明白对与错。例如:孩子在玩橡皮泥时,总是把颜色弄混了,民主型的家长便会在一旁指导说"橡皮娃娃看着你就会害怕,因为你把他们的衣服都弄错了",尽量把事物拟人化,利用卡通等有兴趣的事物进行共同教育。对待婴幼儿的一切都耐心培养和教育。
2、专制型
在专制的家庭环境中,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稍有不听从就施以惩罚。在这类父母过分严厉的教养态度下,孩子自身缺少自主权,缺乏自信和独立性,会形成暴戾、横蛮、撒谎、逆反心理强的个性特征,往往会在捉弄别人、寻找报复中得到心理上的补偿和平衡。
父母是婴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大多数孩子的行为习惯与父母的行为有很大的关系,由于一些家长自身素质不高,接受教育程度不够,导致不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所以他们选择"以暴制暴",摆出一副当父、母亲的架子,拒绝与孩子成为朋友,一味想让孩子用仰视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当孩子提出一些疑问或意见,他们拒绝接受,使用专制的手法去应对,不容许孩子的违抗,导致孩子不敢与父母交流,渐渐形成性格的自闭或也学会与父母一样的手段与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