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混龄教育发展幼儿交往能力的研究(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7月04日 10:06:47

  3  混龄教育对幼儿交往能力发展的益处3.1 培养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独生子总是很难办, 这不全是因为他们爱损坏东西, 而是由于他要更多地饱尝没有伙伴的痛苦。第一个出生的孩子比以后出生的孩子更让父母感到头痛。他们将其归咎于自己没有经验, 实际上这是因为以后出生的孩子都有着同伴间的友谊。 [ 3 ] 因此, 在蒙台梭利的儿童之家 里, 打破了班级和年龄的界限, 并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这样, 儿童在活动、教育中就容易产生角色换位, 且愿意设身处地地体验别人的想法、情感,学会理解别人, 还可以更好地实现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的去自我中心化, 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形成。每位儿童在成长阶段都会产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由于我国实行了独生子女政策, 孩子普遍缺少兄弟姐妹, 社会性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观察在蒙台梭利活动室里的这些三岁到五岁年龄不等的儿童, 他们和同伴之间的关系是横向的平等关系, 他们相互交往, 彼此之间学会关心忍让,相互了解、合作, 学会协调自己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 逐渐掌握交往能力和社会应变能力。而且活动室的教具每个都只备一份, 当某儿童发现他想要的材料此刻正由另一儿童操作时, 不得不学会等待或另做选择。教具都有它固定的位置, 当儿童完成了他的工作, 必然归位, 在物品取放当中掌握了程序知识。[ 4 ]混龄活动的创设, 使不同年龄的幼儿集聚在一起, 为幼儿营造了一个类似兄弟姐妹式的家庭氛围, 可以弥补独生子女缺乏与不同年龄儿童交往的机会, 更多地满足幼儿交往的需要。幼儿在交流中可以相互学习、了解一些信息和知识, 对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对其交往能力有着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对于年幼的幼儿来说, 通过在混龄活动中与年长的幼儿交往, 其领会能力、观察能力及跟随模仿能力均得到了增强; 而年长的幼儿与年幼的幼儿一起教育时, 其责任感和榜样的作用增强, 谦让和友好的行为也随之增加。面对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 大幼儿更愿意和他们分享他们的玩具、食物, 更愿意在有冲突的时候谦让他们。[ 5 ]因此, 混龄编班对于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发挥出了独特的作用。

  3  对幼儿交往技能的补偿矫正功能在我国, 独特的国情和生育政策带来的同伴群体缺失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1979年6月, 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出" 奖励只生一个孩子" 。随后, " 独生子女" 作为一种基本国策在全国推广。这标志着独生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诞生, 随之而来的独生子女教育问题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马卡连柯指出, "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 因而没有相互体贴、照顾的经历, 没有互爱互助、互相模仿、共同努力的经历, 这不利于培养儿童的集体意识, 可能会导致儿童个人主义的蔓延。" 现代幼儿主要的家庭生活环境是核心式家庭。在这种环境里, 幼儿缺失与年龄相近的同伴的交流, 导致在同伴教育上表现为教育不足或教育过度。

  3.1混龄教育与交往缺陷部分独生子女幼儿在交往方面任性、自私, 缺乏爱心和责任心, 与他人教育共处的积极性、主动性差等个性问题突出。混龄教育对低成就感和低社会地位者的社会性、自我概念和积极态度等方面有重要的矫正功能( Anderson&Pavan, 1993 )。在混龄教育中, 年长幼儿发现年幼的同伴能力不如自己, 并且还需要自己照顾时, 他们就会体验到一种成就感。教师对其良好表现再及时地给予表扬, 鼓励那些交往能力强的幼儿主动去邀请年幼同伴一起教育, 让其担当一定角色, 或探索玩具的新玩法等。慢慢地, 这些孩子就会形成交往的信心和正确的交往态度与技能。

  3.2混龄教育与交往过度交往过度主要是指部分独生子女在群体活动中, 多动、霸道、攻击行为多、交往策略和技能差等个性问题突出。这一类型的幼儿在与其他具有同一倾向的同伴一起玩耍时, 会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反社会行为模式, 使得这部分幼儿的发展陷入一种恶性的循环( Park er&Asher, 1987 )。研究表明,有过混龄教育经验的孩子, 在和其他同龄伙伴一起玩耍的时候, 更少可能被教师判断为有言语的或身体的侵犯行为(M cC lellan&K insey, 1999 )。因为在混龄教育中, 年长幼儿的角色得到了拓展, 他们不但是玩伴, 还承担了照顾、教育年幼同伴的任务, 使得交往过度倾向的年长幼儿的行为得到了改观。即使面对比自己能力强的同伴时, 在保护自己的潜意识下, 他们也会学会克制、协商、合作与谦让, 并弱化了!我行我素的个性倾向。总之, 混龄教育对幼儿的社会化, 促进他们情感能力和解决其交往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等方面, 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幼儿教师和家长应该多提供幼儿与异龄同伴教育的机会, 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4  开展混龄教育的启示我国幼儿园通常按年龄编班, 这与我国长期以来大一统的学校教育体系是相一致的。尽管同龄班级中的幼儿也有交往和互动,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幼儿与同伴交往的需要, 发挥了同伴群体对幼儿发展作用, 但与自然同伴群体相比,同龄同伴群体的交往显得过于单薄, 同伴群体发挥的作用也很有限。因此, 采取合适的措施重建幼儿的自然同伴群体, 利用幼儿园教育环境弥补独生子女成长中的同伴缺失是当今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