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基于角色游戏的幼儿交往礼仪实践探索(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9月06日 09:46:13

  三、丰富游戏情节,拓展幼儿交往礼仪经验。

  幼儿的游戏是生活经验的再现,是现实生活的再创造,所以,本学期开展角色游戏之前,我们通过一些视频、图片、实地观察让幼儿了解如超市、商店、医院等场所工作人员都做了一些什么?说了一些什么文明用语?丰富了幼儿的游戏内容。如小班幼儿在娃娃家游戏中,我们一般渗透的交往礼仪要求是一些简单的十字礼貌用语(你好、请进、请坐、请喝茶、谢谢、再见等);行为上是会敲门做客、整理玩具等。中班幼儿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游戏的主题更广泛。他们对超市和游乐场的游戏很感兴趣,我们开设了"娃娃商店"游戏,要求营业员面带微笑,热情接待,会说"你好,请问想买什么?"顾客会说:"谢谢,麻烦你了!"在"乐乐美容院"开展"迎宾"游戏,让幼儿学会说:"请进,请坐,你需要什么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完全模拟了真实的生活场景,对于幼儿出现的这种良好的游戏行为,我都及时给与表扬和鼓励,并让他们良好的待客和做客语言、行为表演给大家看,强化他们对礼貌用语的认识与掌握。通过这类游戏,使幼儿得到良好的交往礼仪习惯练习,力求使幼儿在扮演各种角色游戏中进一步练习良好的交往言行。

  另外,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所以我们建议并提倡家长有意识地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如多带孩子外出、多接触事物、多与孩子交流,从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如星期天可以带孩子跟爸爸妈妈到他们工作的地方去看一看,也可以和他们一起去银行、理发店、商店等地方,看一看叔叔、阿姨是怎样工作的。航航妈妈带他去饭店吃拉面。第二天他就把自己在饭店获得的经验再现在游戏中。他把一张白纸卷起来,并用剪刀把白纸剪成一卷卷的,然后在拉开送给娃娃家,说自己是卖拉面条的,好吃的拉面一元一大碗。娃娃家的孩子们都很高兴,赶忙请他进屋,让他喝水,他又问娃娃家的小朋友还要菜吗,吃面条也需要用菜。娃娃家妈妈说要,航航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在绿纸上画了满满一张纸的菜,有萝卜、白菜、黄瓜等,请娃娃家幼儿吃。游戏结束时,他对娃娃家小朋友说:"下次咱们还是玩这个。"由于家长的充分参与,家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幼儿的生活和游戏经验得到了丰富和提升,为更好的开展游戏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掌握交往规则。

  幼儿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差,对集体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大多难以一下子做到。于是我们利用角色游戏创设具体的游戏情境,让幼儿通过自身的体验,理解并掌握游戏规则。如一次在"娃娃家"游戏中,孩子们扮演的营业员妈妈做好饭后,又将各种蔬菜饭菜、厨具等东西胡乱的扔在一个框内。这次,我故意悄悄地将这些厨具藏起来。第二天,娃娃家又开始活动了,孩子们很快发现没有厨具,于是纷纷跑过来问:"老师,没有厨具,我们怎么做饭呀?"我故意皱着眉头说:"昨天厨具们悄悄告诉我,你们不爱他们,把他们乱扔,还经常把他们乱放在一起,因此他们不开心,不高兴来了。"孩子们沉默了,有的好着急。于是游戏结束后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我们应该对待我们的游戏材料?最后我们用一首儿歌提醒幼儿"你有家,我有家,玩具也有家,游戏结束都回家"由于这条规则来源于幼儿对自己行为的认识,对这条规则有认同感,因而很自然的在以后的游戏中做到。我们也借助于这一游戏规则的制定,在其他的角色游戏中也借鉴这一方法,如让孩子自己来制定、完善游戏区域规则,如商定如何参与他人的活动、如何轮流等待、如何请求他人的帮助等礼仪规则。如银行的"一米线规则"、"梦想小舞台"剧场的"观看演出,保持安静;不吃零食,不随便走动;演出结束,鼓掌致谢"等。我们还将规则绘成图画贴在游戏墙上,时刻提醒幼儿。因为这些区域规则是孩子自己亲自制定的,所以在活动中他们会更好地去遵守。如:以往扮演顾客的幼儿到了"休闲吧"总是大声讲话,如今则是安静地看书、喝饮料。在这些游戏规则的正确引导下,幼儿懂得了与人交往必须要有礼仪行为及合作意识。

  五、深化游戏内容,引导幼儿学习与人协商的方法。

  角色游戏是幼儿开展交往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之间难免会发生矛盾,因此,如何面对这些矛盾,学会处理和协调同伴之间的关系,学会与同伴合作、友好相处,角色游戏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如在大班的"爱心医院"中,幼儿大都通过协商来分配角色,但也有部分幼儿在分配角色时发生摩擦。一次"爱心医院"的两个幼儿都想做医生,没有人愿意做取药的人,询问原因,才知道医生可以 听诊器,可以给病人打针挂水,发挥的自由度比较大,而负责取药的人只是在不停地拿药,很单调。为此两个孩子争的不可开交,互不相让。我见了,便以病人的身份问他们:"你们都相当医生,可病人看完病要拿药,没有人负责取药怎么办"。最后商定两人以猜拳定输赢,胜者优先选角色,其中做医生的小朋友大度地说:我先做医生,一会儿我们交换。就这样两个男孩经过协商,很快地解决矛盾。由此可见,幼儿始终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只在意自己的想法和需要。但因为有了这些矛盾,才使孩子尝试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友好相处,同时也给了教师一些启示,当游戏时孩子对某一类角色不感兴趣时,教师要善于帮助孩子丰富和深化游戏内容,拓展游戏空间,使孩子对这一游戏能产生新的兴趣。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