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4-6岁幼儿告状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10月13日 21:34:07

  一、研究背景

  通过去幼儿园见习,使我能够有机会观察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真实行为。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互动行为有很多种,例如有冲突、炫耀、互助等行为。然而告状行为则是幼儿

  之间最普遍最频繁的行为,幼儿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向老师告状,例如:"老师,小心把我的画弄破了。""老师,小敏他踩我脚了",等等诸如这些告状行为。有关研究统计:幼儿园每天约有60%的幼儿向老师告状,有的每人每天告状次数5次之多。每天这么多的告状行为发生,让大部分教师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去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知道致使幼儿告状的原因是什么,幼儿通过告状得到了哪些心理满足,能够让我们更加地了解幼儿,对于教师如何应对处理幼儿的这一告状行为也提供了帮助。

  已有相关研究都是基于幼儿告状行为的动机、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幼儿告状行为的类型以及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很多这方面的研究非常的零散,很少把幼儿告状行为作为整体研究其起因、动机,并且有关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研究都是从自身的经验进行阐述,缺乏实验性和科学性。而本研究基于已有的相关研究,旨在研究幼儿告状行为的成因,其中包括导致幼儿告状行为的起因、幼儿告状行为的动机,最后研究教师如何应对幼儿的告状行为,通过这些方面的研究以更好的了解幼儿的告状行为。

  二、研究意义

  告状已成为幼儿园中习以为常的现象,每天都会有很多的幼儿去老师面前告状,相对于小班,中班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更为频繁,中班以后的幼儿语言认知能力都发展的比较好,所以本研究着眼于4-6岁幼儿的告状行为。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幼儿的了解,同时给教师提供实践参考。先前有相关研究都是探讨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及其策略,也有一些研究探讨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但这些研究都只是从单个方面去研究告状行为,本研究先着眼于幼儿告状行为形成的原因,然后根据原因有针对性的对幼儿告状行为加以引导,提出有实际性的解决策略。通过正确引导幼儿的告状行为,不仅提供了幼儿表达的机会,从而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能够提高幼儿社会交往水平。

  三、相关理论研究

  为了研究幼儿的告状行为,研究者在CNKI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网上检索了大量相关的文献。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国外几乎是没有,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倒是挺多的。现从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动机、发展特点以及对策四方面来整理总结这些资料文献。

  (一)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

  邢少颖、贾宏燕指出幼儿告状行为存在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同时还指出告状行为与儿童的个性有关,活泼外向型的幼儿比文静内向型的幼儿更容易告状。认为引发幼儿告状的原因由高到低依次为寻求保护、被别人攻击、明辨是非、关心同伴、维护规则、试探教师对行为的态度、缺乏交往技巧、表现自己、恶人先告状、报复、嫉妒。其中, 寻求保护和被别人攻击是幼儿告状的主要原因。在幼儿告状内容方面指出与自身利益有关的告状内容的比例高于与同伴利益和班级规则有关的告状内容。

  郑名与李春丽对4-5岁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指出4-5岁幼儿告状行为没有存在性别差异,而在不同活动类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自由活动中的告状行为比较多,在游戏活动中的告状行为比较少。在不同的告状类别中,由攻击性行为引发4-5岁幼儿告状的行为最多,同时还指出4-5岁幼儿的告状行为是由道德感激发的,3岁后的幼儿道德感已经发展起来了,4-5岁幼儿已经比较明显的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所以当同伴的行为违反了班级规则或是与老师的要求不一致时,幼儿就会向老师告状。

  杨翠美研究了4-7岁幼儿的告状行为,其指出4-7岁幼儿的告状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被告违背规则,被告侵犯他人、欺负原告、与原告发生争议这几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而违背规则、资源占有不均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对于幼儿告状的动机则提出了七项,其中寻求帮助、表现自己这两项动机出现的比较频繁,它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而报复他人、嫉妒他人、检举他人这三项告状动机则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多。

  姚怀莲对幼儿告状行为分析的时候,先分析了幼儿告状行为发生的特点,其中分别阐述了大中小班幼儿的告状行为特点,并指出教师要正确看待幼儿的告状行为,认为告状行为是幼儿自然成长过程当中自然、正常的表现,是幼儿自我评价的表现,幼儿的告状行为同时标志着幼儿的语言和思维水平。

  袁丽娟对混龄儿童的告状行为进行了研究,其指出混龄班级幼儿告状的数量较少,幼儿多在晨间活动、过渡环节容易产生告状行为,幼儿告状的首要原因是违背规则、其次是受到同伴的侵犯,幼儿告状的动机主要是寻求帮助、维护规则、表现自己。教师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以积极型反馈为主。

  赵旭曼对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将告状行为分为六种类型,分别为违背纪律型告状行为、助人型告状行为、攻击型告状行为、物权型告状行为、假装型告状行为及其他类型的告状行为。大班幼儿在不同类型的告状行为的使用频次上存在显著差异,男女幼儿的告状行为的使用频次上不存在差异,而在不同类型的告状行为的使用频次上存在显著差异。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