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教师如何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绝大多数研究都指出对待不同的告状行为,告状行为的原因动机不同,而加以区别对待。在认真了解了告状行为的原因之后,再考虑采取解决措施。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已有的研究都是在揭示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动机、发展特点以及教师的应对策略。但这些研究多是从经验的角度进行总结,尤其突出在阐述教师应对幼儿的告状行为方面,缺乏科学性的研究。大部分研究都是把告状行为的原因与动机分开来写,很少同时研究原因与动机的。还有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发展特点缺少系统性的理论基础,许多的理论都非常的零散。研究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多是从主观方面进行探讨,其实影响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有幼儿自身的因素外,还与幼儿成长的家庭环境、家长的教养态度以及教师的反馈有关。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研究的目标
本研究旨在探讨幼儿告状行为的成因,根据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
二、研究的内容
首先对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概念界定,通过已有的有关研究以及搜集到的相关案例做了一个研究分析框架,然后根据这个框架对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观察,进而总结出幼儿告状行为的发展特点,从而找出幼儿告状行为的成因,进而对幼儿的告状行为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教育实践提供可续的理论基础。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是如何有效的记录下幼儿告状行为的案例,在记录过程当中有可能遗漏一些关键性的细节,以及如何更准确的去描述幼儿告状时的表情及动机。在记录的过程当中有可能出现记不大清楚的时候,记录完之后还得对案例进行分析,也是本研究的难点。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1.观察的目的:通过观察记录下中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案例,然后对搜集
到的案例通过定量描述和定性研究的方法进行分析。
2.材料及其工具:观察记录表、笔
(二)文献法
通过在网上搜集相关的文献,借鉴已有研究的研究方法和相关的概念界定。
二、可行性分析
通过一个多月的实习时间,利用在幼儿园实习的机会现场观察幼儿的一日生活的活
动,扑捉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告状行为事件,把事件的背景、起因、经过、幼儿的表情动作以及老师的反馈都详细记录下来。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1.2012年12月:填写任务书,确定研究课题。
2.2013年1月:查阅资料,收集相关研究文献。
3.2013年2月:完成文献综述,并着手开题报告的写作。
4.2013年3月:完成开题报告;并实施观察,统计分析调查数据。
5.2013年4月:撰写论文,并作三稿以上的修改。
6.2013年5月:论文定稿,参加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