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4-6岁幼儿告状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10月13日 21:34:07

  冯丽通过对三个典型性的幼儿告状行为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幼儿园孩子告状的三个主要原因:自我表现、自我保护、维护规则。同时指出教师应如何处理好幼儿的告状行为。

  韩晓也指出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导致了幼儿告状行为的出现,同时还指出了自由活动的类型、幼儿的认知发展与社会性水平以及不良的生活环境都会导致幼儿告状行为的出现。其中重点指出如何减少幼儿告状行为的方法,一方面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引导幼儿的告状行为。

  可以看出上述研究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主要是从幼儿的认知方面、情感方面、社会发展水平方面来研究,也有少部分是从幼儿的性格特点、教师家长的教育方式来阐述原因的。

  (二)关于幼儿告状的动机研究

  刘晶波与杨翠美通过对搜集到的告状行为事件的整理与分析,划分出了七类幼儿告状行为的动机:寻求帮助、试探教师、表现自己、陈述情况、报复他人、检举对方、嫉妒他人。而又进一步将告状动机概括为求助、求赏、求罚、试探、陈述型五类告状动机。其中求助与求赏是幼儿告状动机的主导倾向。他指出这一结果是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相联的,首先与成人相比,幼儿社会经验不足,社会技能低弱,需要依靠成人的帮助。其次幼儿希望成为大人眼中的好孩子,从权威人物那里得到认可和承认。

  曾昵通过对幼儿的告状现象的观察,把幼儿告状行为的动机分为以下六种:针对自己受到侵犯的告状行为、针对他人受到侵犯的告状行为、期待肯定的告状行为、从众性的告状行为、恐吓同伴的告状行为、看热闹的告状行为。

  蒋苗芬对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了研究,指出大班幼儿在告状行为当中存在六种告状动机,分别是阻止同伴的侵犯、阻止他人对同伴的侵犯、引起老师的注意、从众性的告状心理、"恐吓"同伴的告状行为、"看热闹"的告状行为。

  对于幼儿告状行为动机的研究,曾昵与蒋苗芬的观点非常相似,都认为幼儿告状行为的动机是由受到侵犯、他人受到侵犯、期待老师的注意与肯定、从众性的告状、恐吓同伴的告状、看热闹的告状行为这六方面引起的。

  (三)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策略的研究

  杨翠美与刘晶波在《5-7岁幼儿告状行为策略分析》研究中根据幼儿使用告状策略的出发点,将幼儿的告状行为策略分为以自我为导向的告状策略、以他人为导向的告状策略和以规则为导向的告状策略三种类型。研究发现以规则为导向的告状策略是幼儿使用最多的策略,幼儿的告状策略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势,由单一化到复杂化。

  (四)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案例探析研究

  左倚嘉结合幼儿园发生的真实案例,尝试将各种告状行为分为有意义告状和无意义告状,并从规则认知,社会性发展、心理发展以及道德发展的维度分析告状类型和原因,并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法。

  (五)关于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调查分析研究

  张亭亭和胥兴春对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揭示了教师在应对幼儿告状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深入的分析了影响教师应对的相关因素,同时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的方法为教师应对幼儿的告状行为提供了相应的策略。

  (六)关于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研究

  出现了问题,就得找出相应的方法给予解决。对于幼儿这一频繁常见的告状行为,教师该如何的加以正确地引导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极其的重要,对于这方面也有相关的研究。针对幼儿告状现象的教育策略,赵雅珍提出了首先要了解幼儿告状的动机,然后加以区别对待。其次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减少告状行为。

  顾燕萍也指出教师要分清类别来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不同的告状行为类型要有不同的解决策略,才能将问题处理的更好。仔细倾听幼儿的的告状,克服厌烦心理,尊重幼儿,认真地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教师不能强迫幼儿去遵守规则,在面对幼儿由于违犯规则而产生的告状行为,教师应该灵活处理,引导幼儿自己去解决。

  陶华琴指出对试探心理的告状,教师应坚持原则,当机立断,给予相应的处理,这样幼儿才知道怎么去做。对于求助心理的告状,教师应帮助其鼓起勇气,增强信心,学会自己处理与同伴的纠纷。对出于维护规则的检举心理的告状,教师应该视为一种可喜的现象,它标志着幼儿道德评价开始发展,如果教师加以正确地引导,可以提高幼儿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初步的道德评价意识。对于求罚心理的告状,教师应把握好罚的尺度,公正裁决,查明原因,对做的不对的幼儿给予适度的批评和教育。

  黄培鹂在《幼儿告状行为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中指出对于幼儿的告状行为首先要分清幼儿的告状动机,加以正确引导。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的告状行为多于在游戏活动中的告状行为,所以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活动环境,减少幼儿的告状行为。对于幼儿还要进行赏识教育,善于发现同伴身上的闪光点,同时引导幼儿学会自己解决交往中出现的问题。

  田立华在《浅谈对幼儿告状的认识和态度》中详细指出了教师该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其中谈到教师在处理幼儿告状行为中的错误行为有态度粗暴、不予理睬、遇事老师解决、双方都有错、对调皮的幼儿带有偏见。正确区别幼儿告状行为的动机及需求,然后根据幼儿告状的动机来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