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角色游戏材料投放的几个误区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4年01月10日 09:39:37

  角色游戏的开展与深入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材料,一般包括高结构材料和低结构材料两大类。高结构角色游戏材料指的是外观美丽、结构固定,使用起来比较单一的材料,也就是幼儿园里买来的一些现成的玩具,如小推车、煤气灶等;而低结构角色游戏材料指的是那些没有定型、没有固定的用法、没有具体特征的一些材料,也就是半成品,幼儿可以用它们来以物代物,或是制作成成品,一物多玩的材料。

  角色游戏材料是进行角色游戏必备的物质条件,它不仅起着角色的作用,还能不断推进游戏的进程。对幼儿来说,在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材料的摆弄与操作,不断受到听觉、视觉、触觉等刺激,其语言、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动频繁发生,有力地促进了身心的全面发展;对教师来说,提供合适的角色游戏材料是另一种观察和指导的方式,一方面可以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游戏水平、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观察到的孩子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游戏材料,促使幼儿的游戏水平不断提高。不容置疑地说,角色游戏材料的投放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往往老师在投放材料的时候总会进入一些误区,绕过许多弯路,老师自认为会受孩子欢迎的材料结果却无人问津。那到底我们在投放的过程中会进入哪些误区呢?

  一、有价值的材料不是越美越好我们都知道,幼儿天生就喜欢一切鲜明、具体、生动的形象和新异多变的刺激物,这些物品都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因此教育活动中的玩教具必须是颜色鲜明,形象生动,新颖多变得。在这个认知的推动下,自然而然地,老师们就会觉得投放一些现成的精美玩具,加班加点制作一些逼真的玩具投放进游戏区,孩子们一定会爱不释手,从而推进游戏的开展。

  的确,精美的玩具真的能吸引幼儿的目光,激发他们游戏的兴趣。然后,我们不能忽略这些精美的材料有多少能促进幼儿自主探究,激发幼儿创造性的游戏呢?如果只是好看,幼儿开始都会想要争这个新玩具,但我们要发现的是,用不了多久,幼儿就厌之进而弃之。如理发店里为幼儿准备了许多形象的理发用具,吹风机、小梳子、刮胡刀等等,投放初期幼儿都爱往理发店里跑,但没过多久,就很少有人愿意担任理发店里的工作人员,也很少有顾客去光顾了。即便有孩子选择了理发店,看到的也只是他们呆坐着看别人玩或是无意识地摆弄着材料等待顾客上门。因为面对这些材料,孩子们不需要协商、讨论、创造,只能简单地按照材料固有的功能完成理发的"假过程"。事实上,一些简单而又常见的物品,如纸筒能做卷发器、毛根既能当卷发器又能当装饰物,纱布能与毛根变成各种漂亮的蝴蝶结等等,让进入停滞的游戏焕发新的生机。

  由此可见,材料的外观精美并不能衡量它在游戏中起到的作用,有价值的材料不是越美越好。应相应减少投放现成单一的高结构材料,而多研究开发一些半成品或原始材料,多让幼儿想想"我可以用这个怎么玩",体现幼儿在游戏中的真正想法。

  二、丰富的材料并不意味越多越好印象中,从各个渠道收集到的信息总是一再强调投放的材料要丰富,一种材料还要具有多种教育因素,如:积木可以是有色、有形、有孔、有大小、有质地区别的,且数量充足,以保证幼儿通过对材料的充分操作,获得某些感知和经验的积累,从而促进其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

  然后,并不是把各种材料都呈现给幼儿就是好。老师有时会把能看到的、能想到的,倾尽所有、竭尽所能地都投放到游戏中去。而其实,多并不意味着就是好。学龄前的幼儿都具有不稳定性,注意力相对容易分散。就像有人做过实验,一个孩子在一堆玩具中,一会儿玩这个、一会儿玩那个,拿起--玩耍--丢弃--再拿起,久而久之,这个孩子什么都没有得到,反而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如果我们也这样给孩子投放材料,显然违背了我们投放材料的初衷。

  因此,在投放材料时,应考虑材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加强材料投放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并依据对幼儿活动的观察,进行定期更换与补充。

  三、推广的材料不是人人都适合在游戏的研究过程中,一定会进行成功范例的展示,老师们在观摩的同时,一定也会借鉴一些成功的材料投放。那么是不是别人成功并进行推广的材料就都能不加选择地进入自己班里的游戏呢?

  总结了一下自己出现偏差的原因有三:一是认为材料在其他班投放时很受幼儿欢迎;二是见他人对该废旧物的利用很有创意;三是认为该材料一定也受自己班幼儿的喜爱。从中不难看出,老师在投放材料时,十分注重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利用自己先前积累的一定经验,进行推测揣摩幼儿的想法,但其实却并未将投放依据重点放在孩子身上,并没有依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特点,做出准确、科学的选择,这显然是偏颇的。

  我们在给孩子制定教育目标时,常提出出要达到"跳起摘桃"的水准,足以见得,过难或过于简单的材料投放,都不利于幼儿活动兴趣和发展水平的提高。当我们在投放活动区材料时,一定要明确教育对象的年龄及身心发展特点。如其他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已经能进行简单的5以内的加减,老师在投放价格牌和钱币时,有一块、两块、三块等不同价位,幼儿也能有序进行存取款和买卖。观摩后,我没有考虑到本班幼儿数学能力上的差异,也进行尝试,结果游戏进行地一团糟。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