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环境中的常规教育《如何创设隐性环境作为常规教育的重要内容》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4年06月05日 10:17:51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幼儿教师要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教育手段有显性手段和隐性手段。所谓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就是要使显性手段和隐性手段之间相互渗透联系,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发挥最佳的教育效果。幼儿园的隐性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的重要途径。应通过隐性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关键词】:创设   隐性环境  常规教育【引言】:在一日生活中,会有个别幼儿争抢玩具、大声喧哗、不按顺序排队的等等这些现象发生,常规较差,规则意识薄弱。隐性环境作为常规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我们又怎么去创设、发挥隐性环境呢?

  【正文】:隐性环境是指让孩子不知不觉地感受到环境对他产生的作用和各方面影响,孩子并没有明确意识到的、具有隐蔽性的环境。隐性环境能让幼儿学习到各方面的知识,而且能让幼儿自主去操作,也能培养幼儿的良好常规习惯。在环境中、区域操作中标上一些提示语或标志来创设隐性环境。

  一、环境中的隐性常规幼儿园的墙面、空间蕴含着教育价值。可以运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将常规体现在环境中。如:水是生命之源,对人来说一天八杯水是必需的,幼儿也应该多喝水,在喝水时又出现了一些小事情:你争我抢,有人插队,有人在队里讲话嬉闹,其他幼儿便跟着他起哄,有的不要喝到处乱跑……无意间浪费了不少的时间。我相信,这样的事情人人都碰到过,确实会让老师们头痛。最好的方法是培养幼儿的常规,时刻提醒他们该怎样做,通过各种途径让幼儿纠正自己的行为。在这之后我通过在水杯架的地面上,贴上小脚印和箭头,让幼儿喝水的时候,能按小脚印和箭头有序排队喝水和放杯子。持续一段时间后,小朋友都能按照标志有序的排队拿水杯喝水了。通过在墙上粘贴提示语后,排队时,孩子们能不讲话嬉闹了。做到最高的目标发展无需教师管理,幼儿就能自主排队喝水。这就是一种由显性教育而过度的隐性教育。再如:在楼梯阶贴上小脚印和提示语,提醒幼儿从哪边上下楼梯,不要推挤,有序的上下楼梯;洗手处贴上洗手的顺序图,让幼儿讲卫生、讲文明;班级内用字标明各个活动区域的操作要求,区域里的每一种材料、位置也标上标志,让幼儿能按标志来帮摆放、整理操作材料;在地面上用标记告诉幼儿排队的位置等,也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划分合理的活动区域,如:科学区、自然角、美工区等,这样可以避免幼儿乱放东西了。

  二、活动材料中隐性常规在选区、进区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幼儿相互拥挤、争执的现象,有部分区域需要脱鞋进入,幼儿由于急于进区,经常将脱下的鞋子随意摆放,造成了场面的混乱。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通过环境暗示的手段,发挥其特殊、潜在的引导功能。例如: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设计了可爱的娃娃脸并贴在入区口处;根据季节的特点,我们在入区口处贴上数量不等的蝴蝶、树叶、小雪花,这些图标的数量均暗示着幼儿入区的人数。幼儿每人都有一张进区卡,我们在区域的边缘上弄上一个插卡区,插卡区插满了进区卡,暗示着区域容纳的人数已满。也在区域上贴上进区的要求。同时增添手心手背、猜拳游戏等示意图,暗示着幼儿在发生人员拥挤时可使用的处理方法。通过这一系列环境的暗示,使幼儿的选区、进区环节变得更为有序教师在每个区域都会贴上进区域的要求,让幼儿明白进区操作时,需注意哪些地方。在区域活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无序现象主要有:幼儿大声喧哗干扰其他幼儿的活动;幼儿对操作材料无所适从,活动存在盲目性;幼儿活动的随意性导致材料摆放位置及种类的混乱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加强了对活动要求和活动方法的隐性提示,以增强幼儿的活动规则意识和活动的目的性。例如:在区域中贴上轻声说话标记,暗示着幼儿在活动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在材料摆放的位置上,我们也贴上了相应的标记,避免了在活动中材料凌乱的现象。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在各区域中设置不同类型的图示,暗示着幼儿的活动程序,例如:在美工区域中,玩橡皮泥时,我们将活动内容设计成图文并茂的图谱:先穿好衣服→将泥团捏制成不同形状的花瓣→利用辅助材料进行装饰,并在区域四周展示上次活动作品及幼儿收集的图片资料。这些图标、图谱的运用,不仅充分发挥了材料的作用,增强了幼儿活动的目的性,同时也使区域活动过程的有序性大大增强。教师提供的活动材料,也会影响到幼儿的活动程序、操作规范。例如幼儿实验--平面桥和拱形桥的承受力。开始实验事,幼儿按照实验程序进行操作,出现了硬币摆不好或者硬币过多桥"倒塌"的情况,幼儿无法继续实验。教师通过观察,重新更换了材料。有了活动材料的支持,幼儿顺利的进行了操作实验,新的也更有秩序了。在如:幼儿在语言区动手操作时,必须让幼儿有足够的材料进行角色表演,这样幼儿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因此,我们应利用隐藏在环境和材料中常规教育内容,来暗示幼儿应遵循的规范。区域活动结束后的收拾整理,同样也是区域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环节,蒙台梭利尤其强调这个环节中教具、教材的摆放所形成的秩序感。由于区域是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因此,学会将操作材料有序收拾和摆放,可以增强区域环境的秩序感。为了提高幼儿在这一环节中的有序性,我们通过多种暗示来增强对幼儿的引导。例如:在语言区:医生和病人角色扮演中,在各种医药用品的摆放位置贴上相应的标记,提示幼儿东西应该放的位置;在放置材料的篮子上贴上实物图,引导幼儿在收拾整理时一一对应摆放;材料和物品也均有相应固定的摆放位置,这一系列隐性规则的暗示,使幼儿的收拾整理环节更为有序。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