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提供孩子吃穿,学习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农村大部分中小学学生家长很少与老师、学校联系,对学校的教育思路、教育环节知之甚少,根本谈不上配合学校的教育;学校也无法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 致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很难衔接起来。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教育系统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缺乏配合和协调,致使学校教育工作很难取得成效。
3、幼儿父母教育缺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化,当前农村的经济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有较大的转变,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及其沿海一带。特别是在贫困落后的农村,很多人选择了"打工"这条路。
由于农村家庭有大量人员外出务工,许多家庭只有祖孙两代人在家,或者只有父母的一方在家,但幼儿的祖父祖母年迈力衰,心有余而力不足,农村家庭事情繁杂,父母一方在家更是身心俱疲。加之思想观念、教育方法、知识结构与现代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只管吃、穿、住,不管教育。时间长了,儿童习惯于随心所欲、好吃懒做、爱撒谎。
除了以上几点,农村幼儿家庭教育还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缺乏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对子女教育方面的观点立场不统一等问题。
总之,通过文献研究,我们看到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农村幼儿家庭教育中表现出来的新特点、新趋势以及出现的新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关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很值得我们认真地进行探讨。
(二)解决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父母缺位的对策发展我国教育首先是发展农村教育,没有农村教育体系的完善也就没有我国教育体系的完善。本来家庭是人才的诞生地,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人来到人间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可是当下的农村幼儿家庭教育不仅没有担当好教育者的角色反而是在湮没人才。因此,针对当前农村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我们提出了下面几点对策。
1、广泛宣传,使家庭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家庭教育主要靠家庭完成,父母起主要作用,社会和学校要向家长广泛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知道对幼儿进行教育是他们应尽的义务,我国宪法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只有家庭教育理念深入每个家庭,我们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谈家庭教育。
2、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转变家庭教育方式鉴于农村多数家长对幼儿家庭教育的认识不够,对子女进行教育的观念落后,因此,解决家教中失误的一个办法就是家长必须提高自己的认识,转变陈旧的家教观,重新负起对子女教育的责任。家长文化素质偏低,教育意识和教育方法的匮乏,成为家长合理进行家庭教育的主要障碍。发挥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作用,时常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增强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去教育。
任洲、王海芳等在调查研究中提出采取"反哺教育法",组织学生评价家长,对家长提出意见和建议。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孩子学习的榜样。马卡连柯特别强调父母以身作则的重要影响。他指出:父母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又怎样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甚至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些对子女都有很大的意义。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家庭的尊敬,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教育方法。
3、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教一体"的教育网络幼儿园要积极地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的教育方式,从而使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影响一致起来。
夏之洪、黄志清等在研究中指出要积极建构综合性教育网络。首先要指导家长转变观念, 要让家长认识到孩子是自己的, 也是国家的, 他们是民族的未来, 离不开教育。既要身体健康, 有一技之长, 又要有好的品德。其次, 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要在舆论上大力宣传教育的重要性;政策要向农村倾斜, 资金投入不断加大, 不断改善乡村地区、薄弱学校的基础设施, 要让孩子有园入、有书读;积极营造全社会都支持、重视教育的良好氛围。第三, 家、校以及村委会联合行动, 形成强健良好的教育合力。以学校为中心, 三者间加强教育信息联系, 建立学生跟踪教育档案, 充分利用家长学校、班主任接待日以及现代通信手段等等, 不断相互沟通、共同教育, 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肯定孩子的进步, 不断鼓励孩子向高层次方向发展。对于留守孩子, 家、校及村委会应建立有联动的长效机制, 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要有专门机构人员关注教育这些孩子。
4、家庭成员的教育观念、立场应协调一致。
首先,父母的教育观念和立场应一致起来。作为孩子的父母,要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努力学习关于幼儿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经常性地在一起讨论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做到步调一致,并不断地总结经验和反思失误。父母任何一方都不能只顾着挣钱而放弃对孩子的教育,要尽可能地亲自教育孩子,不要把孩子托付给他人进行管教。其次,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还要做好祖父母的工作,不能让他们一味地宠溺孩子,要使他们的立场与父母保持一致,否则会抵消教育作用,甚至会产生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