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如何提高大班幼儿班级管理能力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8年10月15日 19:30:33

  班级管理是班级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班级管理不仅是提高班级教师的素养,更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现在以独生子女形成的班级体,总有些不良的现象时有发生。如碎纸张掉在地上,当老师叫到某一位小朋友拾起时,小朋友的回答是,老师这不是我丢的。当自己不小心把同伴小凳碰倒时,象没发生什么事地离开,老师请孩子带回家的图书在第二天返回带来时,总有孩子会忘记,等等这些现象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什么是素质教育,怎样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怎样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怎样建立一个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体;怎样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参与班级的管理?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进行班级实地、有目的开展幼儿教学和日常的管理渗透,从全体到小组及个人以网络似的层层相连,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

  一、开展集体活动,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案例1:桌椅搬家

  开学时,我们更换了桌椅,六人的方桌了换成了两人的方桌。我们的桌子放成四横排,在教室门口有少放一排,因为考虑到小朋友行走方便,又少放一横排。小朋友有不一样的桌子当然高兴,桌子里可以放自己的物品。两天观察发现,小朋友出入方便,走出走进最多要穿过三位小朋友的座位;吃饭时,分饭菜不方便,穿来穿去,要很小心才行;再则是小朋友在活动中有相互的遮挡,他们觉得老师不能发现按们的行动,有的孩子注意力很会分散。为此,我今天给桌椅搬家了。

  我把桌椅分成四纵队,而且是两两靠在一起变成两大纵队,小朋友坐成四纵队,很整齐,而且小朋友的进进出出的空间大了许多,四小组的人数一样多,看上去很整洁。我在此又进行了常规教育,让小朋友学习正确的搬椅子,正确的坐姿,快速的排队等。虽是花了一点时间,觉得很有必要,做好了班级的整理工作,做好了幼儿的常规性练习,在以后的日常班级管理中会减少不必要的程序,更减少时间上的隐性浪费。

  案例2:有序的整理

  幼儿园在开学当天都组织亲子活动,幼儿、家长、老师在这一时间段更快的融入一起,更好地近距离的交流,更快增进情感。每次都是不一样的活动。这次我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走进我们班级的"手工坊"。我们提供了各种彩色卡纸,塑料袋,双面胶,剪刀,毛线,笔等,请家长和孩子各完成一件作品"快乐小人"。我不是介绍制作活动,而是说说我们现场的壮观。35位幼儿,35位家长,我们分成两大区域,家长和孩子开始选择材料。有的是各做个各的,有的是相互合作,有的是边请孩子教边照做。好不热闹的场景。

  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份材料,桌子上,箩筐里,家长、幼儿的手上都是材料和将完成的作品,大家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有多乱。可恰恰相反。我们的孩子们在自己的作品完成后,一次次帮家长收拾剩余的材料:废纸放进垃圾桶里,剪刀装进盒子里,双面胶放进框里。他们在家长们高大的身影间穿梭着,象是在游戏但却很认真。有的家长在欣赏这样的场景,有的家长觉得不好意思就赶紧帮忙,有的家长不停地表扬。这是我们班级管理好的一个点,小朋友做手工已经养成了制作后一起整理的习惯。从小班到大班,我们逐步发展大今天的状况。不怕做不到,只怕不坚持。我们是在一点点的进步中发展到今天的。

  我们孩子们仅用了五分钟完成了整理工作,而在活动前,我只是作一次强调。这是我们班级活动有序开展的一个点。小朋友能力提高了,老师更轻松了。今天更是让家长来见证了。好不感动。

  这是见证了我们平时的教育常规。我们平时就要求幼儿学会等待,洗手,喝水,上厕所搬椅子都要排队,不拥挤,不推碰。小朋友既节约了时间,有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整理自己的物品是幼儿最难抓好的事情,大班孩子的学习用品多了,但总看到地上有铅笔、蜡笔被小朋友遗忘。所以我们采用念儿歌的形式,"自己看,自己收,自己的用品自己收,我的书,请回家,我的笔,请回家,我们大家笑哈哈"。我们一直在坚持这样做,儿歌念完,小朋友的物品整理完。小朋友丢三落四的现象好转多了。

  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这样班级出现了问题就能及时的解决了。未完,请点击下载完整部分。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