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应回归经验(3)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08月30日 10:09:41

  现在,幼稚园虽改进了一步,采用看图识字或常识课本等带有绘图的本子,然而碰到了幼童未曾接触过的对象,总以为实物就和本子中所画的东西一样。其余故事、游戏、唱歌等教材,如果没有直接经验做根据,也很不容易使他们彻底明白。 (张雪门)我们提倡的幼稚园课程,首先应注意的是实际行为,凡扫地、抹桌、熬糖、炒米花以及养鸡、养蚕、种玉蜀黍和各种小花,能够实在行动的,都应让他们实际去行动。从行动中所得的认识,才是真实的知识;从行动中所发生的困难,才是真实的问题;从行动中所获得的胜利,才是真实的制驭环境的能力。我郑重地再说一句,幼童一定先有了直接经验,然后才可以补充想像。 (张雪门)如何看待教材教材无论是现成的,是创造的,其唯一目的,为充实幼儿的生活,绝非灌注他们的熟料。因教材的目的在充实幼儿的生活,所以对他们仅是活动而非知能。若以为幼童是一种空的东西,必须待容纳这些教材才能显出生活的功能;这一种生活即使是实现,也不过机械的反应罢了!在人生上,没有什么价值。 (张雪门)生活本身是流动的,所以教材的本体更应该切合现在,而不应该抄袭。教师为幼童采取教材;教师是熟悉教材的,而幼童是方去学习。但事实上,教师忽略了这一客观标准,过分重视自己的成见。教师是成人的代表,成人的知识是专长的,是孤绝的,而且是抽象的。但幼童进幼稚园的时候,心中没有学科的观念。他们看宇宙间的一切的一切,全是整个儿具体的活动。 (张雪门)所以教师对于幼童,不要仅凭抽象的言语或线条的图画,来介绍类别的教材,只要常常运用自然和社会的环境,以唤起其生活的需要,扩充其生活的经验,培养其生活的力量。若教师真能够做到这样,这便是行为课程了。 (张雪门)课程固由于自然的行为,却须经过人工的精选。幼童的行为绝不是孤绝的,无论由于内部的需要,无论由于环境的刺激,都足以唤起其行为的反应;但反应的结果,又改变了其原有的经验。所以从各种环境实践的行为,都足以获得经验,且因经验的不断实践,又可以不断地改变其环境和自己。 (张雪门)行为课程与传统课程的区别前人是教法和教材并重,运用的人在乎教师。现在是材料和方法在行为中是一件事的两面--没有材料便没有了方法,离开了方法便不会有材料,而运用的人却是在于儿童。

  前人的教材多半是现成的熟料;现在所取的多半属于原料。

  前人的教法是成人论理的程序;现在的方法是出于儿童行动的思考。 (张雪门)一种行为,不是单独的劳力,也不是单独的劳心。蒙台梭利即具有这一种的观点,可惜当时她把课程的范围缩得太狭小,仅应用到一部分的教具。今日的我们,就得把劳力上劳心这一原则,切切实实应用到行为课程上,凡事合于幼儿的需要和兴趣而尚未有办法的时候,都应该使他们大家来讨论;这讨论不仅须用个人的思想,尤在促进团体的劳动上劳心。 (张雪门)目的决定以后,课程才有了中心,更得估量行为的内容,这在一般就叫做是教案。教案中应编列的,也就是行为中应估量到的: (张雪门)第一是动机:动机可能是由于从前一种活动所发生的需要,比如春季旅行引起了移种野花,由移种野花而引起开地,再由开地而引起了研究昆虫……这好像一长串的链子,一环跟着一环不断地套下去;而受环境偶然的刺激所引起的动作观念。这是内发自动的动机。另一方面不是幼童自发的需要,是由于教师预先设法引起来的,这又可以分做三种方式:(一)利用环境--如院中玫瑰花开时利用做鲜花饼的动机;(二)利用设备--在吃茶点时,利用糖果引起做粽子糖的动机;(三)利用言语--借故事或图画,用言语引起幼童的动机。 (张雪门)第二是目的:在这里所说的目的,是教师企图幼童在这一行为中所获得的功效,并不是幼童行为自己的目的。从目的的内容来说:应估量到知识技能兴趣种种,如以养动物为例,可使幼童研究动物的形态生活和饲养方法,更可以使他们明白和我们人类的关系。教师有了这些目的,然后指导幼童在课程中的实践行为,方才有了一定的标准。 (张雪门)第三是活动:人数地点和时间的分配:做动作要点。动作有了要点,组织才不致松散。以春日下种为例:可分为选种、开地、下种、分畦种种,而分畦之中又可把儿童分作若干组,每组各管一畦,并推何人担任一畦的领袖? 而分工的精粗,视儿童能力和场面的大小为断,幼稚园组织课程时,对于活动和人数的分配,仅需要一种简单轮廓的估量,但在行为实践中,尤须逐天计划,才能切合实际需求,而更有自我发表和自由创作的机会。至于整个活动需用的时间和地点,以及每一小段的程序,在进行上,尤不能不有相当的估量。 (张雪门)第四是活动过程:活动如何开始?如何展开?如何结束?在组织课程时,是一种极重要的估量。一定须把无形或有形的动作,完全编织在课程中,然后教师指导才有依据。有人怀疑各科的设计课程,便以为就是行为的课程。其实各科设计过程仅是行为课程进行中的各阶段,并不能代表整个的行为课程。行为课程可以包括各科设计过程,各科设计过程决不能包括了行为的整个课程。若把各科的设计过程当做了行为课程看待,那简直腰斩了行为,在这里,应该特别辨明的! (张雪门)第五是应用的工具及材料:这一项的估量,虽然仍旧根据于固有的各种科目拟具应用的工具及材料,但其用意仅作示例,绝非如教材中心论理组织的牢不可变,因为行为既不是机械,"刻木求剑",徒然自添烦恼罢了!然而行为的展开,也未始无线索的可寻,而在线索范围以内,力求切合动作上的需求,当然是准备上的必要了! (张雪门)一、拼小棍二、美丽的花三、"包"粽子四、制作蜘蛛网五、礼物树六、制作相框和画框七、制作绿色软梯经验不是特殊的东西,经验是和环境相接触而来的。要明白儿童的经验须从儿童的环境估量入手。进幼稚园时候儿童的环境,离了家,就是幼稚园,此外还有附近的街上。儿童在这三种的环境中,每天从早至晚,凡耳所听,目所见,手所触,鼻所嗅的都是经验。这些经验若分析起来,不外乎社会和自然。 (张雪门)张雪门与弟子的对话录"譬如现在在北平地方办一个幼稚园,我们和儿童讲起赶骆驼或驶船的事,儿童对于上二件事情喜欢听哪一种?而且对于哪一件事情所得的印象深刻?""赶骆驼!""譬如在苏州呢?""驶船!""可知和儿童环境相接近的适合于儿童的经验。苏州和北平环境不同,儿童的经验也不同。" "譬如中秋节前几天,和儿童讲月亮或下雪的事情,他们喜欢研究哪一种呢?""月亮!""是的!经验不但和接触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而且须和环境的时间相适应。现在以九月为例,诸位能估定最合于儿童经验的材料吗?""庄稼人农作,一切都以节气做中心。我们要定九月及无论哪一月的材料,最好也以节气为中心。"关注经验的课程课程须和儿童的生活联络;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事前应有准备,应估量环境,应有相当的组织,且须有远大的目标;各种动作和材料,全须合于儿童的经验能力和兴趣;动作中须使儿童有自由发展创作的机会;各种知识、技能、兴趣、习惯等全由于儿童直接的经验中获得。 (张雪门)经验必须有两个标准第一须范围普遍,最接近于每一个儿童的环境;第二须切合我国的国情,及时代的需要。不但定课程中心应如是,即使选一种游戏或唱歌教材也应如是,甚至于准备一种工具或教具也应如是。 (张雪门)两种经验的关系间接经验一定要有直接经验做根基才能吸收,间接经验才能成为自己的经验,才能支配这种经验。譬如没有被冷风吹过的人或没有和冰触着过的人,断不能想到北冰洋的冷。 (张雪门)直接经验是幼儿最重要的经验给幼稚园儿童组织课程,当设法引起他们的动作,使他们和环境事物相接触,也使环境的事物都经过了他们的感官。譬如给儿童研究玫瑰花,不应该用画片,也不应该用言语,更不应该用文字,应当使儿童和玫瑰花相接触,用他们的鼻子嗅花的香,用他们的眼睛看花的色彩和形态,用他们的小手抚弄花的滑度和温度,用他们的舌尝花的味。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