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看看磨碎了没有啊?(请难以下咽的幼儿张开嘴)
哟……你的牙齿真厉害,已经磨的很碎很碎了,可以请喉咙帮下忙
咽下去了,喉咙的本领要和牙齿一样大的哦。(进一步鼓励爱含饭
菜的幼儿吞咽)
请你的喉咙再帮一下忙,咕噜咽下去。
咽完最后一口才能离开自己的座位。
指导语:让我找找干净的小嘴巴。
**宝宝的嘴巴里一颗饭粒都没有了,他真棒。
他的小碗很干净的,你们瞧瞧(举起空碗向众幼儿展示)一点儿都
不剩了。看看谁,比他更厉害。
用餐完毕会将自己桌面上的饭粒及骨头等捡到自己碗内。
指导语:**宝宝的亮眼睛真厉害,桌子上干干净净的,脏东西都给他捡掉了。
桌子真高兴有他这样的好朋友,它下次还愿意和你做朋友的,因为
你是个干净宝宝。
先站起来→蹲下并用小手把凳子退到桌下→再端起饭碗。
指导语:他真聪明会先站起来后蹲着推小凳子的呶,瞧他的裤子膝盖是干干净净的。
你会先送小凳子回家再拿饭碗的啊?!你真棒。
能蹲在锅子旁,在调羹的帮助下把碗内的残渣轻轻倒入锅子内。
指导语:要蹲下来,弯弯腰的哦,轻轻地倒就可以了。
看,他的本领多大呀,会弯弯腰的,而且一点儿都没倒在外面,地板说:“谢谢你,本领大的宝贝。”
最后把空碗轻轻的放在碗框里,调羹放入勺筒内。
指导语:轻轻放,不能造高楼哦(指碗不要单排的摞的太高)。
他的亮眼睛真厉害,会找低的楼放碗的。
调羹送到底之后再放手,它就不会痛了。
2. 4.从整体出发,一以贯之。给予幼儿时间和空间形成正确的用餐方式
正如前面所说的,这些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要靠循序渐进的培养和持之以恒的坚持过程。在平时的生活和区域中也涉及到了一定的用餐技能的培养。例如:区域中的生活区里,有用勺子、筷子舀和夹的技能,这样在幼儿自己选择进餐时的座位的时候就可以有目的地去寻找不同的工具前就坐。
此外,象我们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对孩子物归原处、轻轻摆放物品、主动清洁环境等教育要求,都在时时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与进餐教育互为补充,形成一以贯之的整体教育。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期的进餐教育,以小班为重点,逐渐形成相应的常规。而在中班则是巩固常规。到了大班时,就应该转化到自觉的行为了。我们希望每一个常规不是孩子的束缚,而是孩子在集体环境中形成的自觉行为,最终为其的一生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