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营造学习氛围,提高业务水平
(1)铺路子,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观摩课,要求教师学习后做专门的交流,写体会,并学以致用,很好地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
(2)搭台子,提供展示机会
幼儿园要经常开展教学练兵活动,如全园性的教学观摩研讨,班级早操比赛,教师基本功大赛(声乐、琴法、手工制作、舞蹈等综合素质比赛),保育员技能大赛,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比赛,撰写论文等,让保教人员在竞争中学习、成长,提高幼儿园保教人员的整体水平。
(3)压担子,提供锻炼的机会
给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如担任班长、承担公开课,担任共青团、工会干部、环节干部,主持幼儿园的各种大型活动等,使教师的动力和压力同在,不仅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同时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在各项活动中得到全方位的锻炼,进一步提升自身素养。
3.抓好园本教研
建立完善的园本教研制度。在具体实施的时候,我园是这样安排的: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平行班听课,隔周一次集体理论、学习或研讨会,根据园内教师呈现的不同年龄层次,实施"青蓝工程",搞好"传、帮、带",不断提高年轻教师设计教育活动过程、驾驭教材的能力。再者,根据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对教师实行三级管理,提出三个层次的要求和评价标准,促进不同水平教师的发展,让教师在不断的自我肯定中成长,避免"一刀切",挫伤年轻教师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抓好集体备课、平行班听课的有效性,真正促进教师在备课→实践→反思→整改→再实践→再反思的螺旋式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
合理安排观摩活动,围绕教研主题,适时安排不同侧重点观摩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讨论、总结,有效改进。
4.努力打造幼儿园教育教学特色
(1)我园是民族园,特别重视蒙语教学活动。为此,我们在全园营造参与、学习蒙语的氛围,播放并学习蒙古歌曲、学跳舞蹈、学习日常用语,创设民族文化环境等,利用多种渠道多方面了解蒙古族文化,让蒙语教学成为我园特色。
(2)针对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一年龄特点,我园注重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根据小、中、大不同年龄段提出适宜的培养目标,将目标列入教师教学日计划。在每日课间操,"小小广播员"在播音室内喊口令整队,操后评价各班级做操表现及教师领操的情况。每位带班教师在班级内每日开展"说新闻、讲故事"活动,幼儿勇敢、大胆、清楚、完整地在全班幼儿面前讲故事、念儿歌、说感受,教师给予适当指导、评价,增强幼儿口语表达的能力和信心,并开展演讲展示活动,使其逐渐成为我园教育教学的一个特色。
三、办好一所幼儿园,必须加强园务管理,完善规章制度,这是办好一所幼儿园的保证
1.完善制度,明确职责
为了使幼儿园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我园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制定并完善了各项制度,如《各岗位人员职责》、《保教人员一日工作常规要求》、《教职工工作质量考核方案》、《幼儿园安全保卫制度》、《先进集体及个人评选方案》等,开学初组织大家学习、重温,使每个人对自身岗位职责及考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2.严格执行制度,奖惩并举
严格落实制度,激励与惩罚并举,营造积极的、和谐的工作氛围。比如,我园对教师的考评抓住教育教学质量的两个主要环节,即:过程→推门课和结果→月底教学考核,推门课就是考核组成员随机进班抽查听课,作出个人等级评定,月底考核组成员综合评定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等级:优、良、一般;月底教学考核就是把幼儿按发展水平上、中、下三个层次分组,教师串讲本月部分教学内容(考核组指定内容),考核组根据三个层次幼儿的学习效果,综合评定等级(一等、二等、三等),每月兑现奖金。这种关注全体的考核要求,能促进教师关注不同层次的孩子,让每个孩子都有进步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