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活动反思案例:今天我当小动物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9月23日 09:02:25

  主题活动"动物是我们的朋友"进行到第三部分"创造"时,幼儿认识动物的视野越来越宽阔,由自己喜欢的常见动物扩展到了动物世界中千姿百态的珍贵动物,在"每日一讲"让幼儿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时,幼儿提出"我们能不能把自己装扮成动物来表演呢",我立刻支持孩子们的想法,大家分工合作共同准备,开一次"今天我当小动物"的化装表演。

  全班幼儿积极响应并开始准备道具和表演台词了,但也有一些年龄稍小、能力较弱的幼儿还没有准备好,希望当"观众"先向其他小朋友学习一下。我尊重了大家的选择,组织了这次教学活动。

  活动一开始大家就兴奋地进入了状态,演员们非常认真,用废旧物自制的服装道具装扮好自己,一个一个地向大家介绍自己是什么动物,有什么特点,生活在哪里,喜欢做什么,希望人类怎样来爱护自己等。不过,16和小演员还没表演完,底下的小观众就坐不住了,尤其到天宇表演大象"我们大象的鼻子一般都有一米八长"时,观众嘻嘻哈哈,议论纷纷,有的说"一米八多长啊"有的说"我爸爸一米二"有的说"我妈妈一米三"等等。台上的小演员也受到了影响,动作、台词都少了。我及时提出要求,请小观众仔细听、认真看,向小演员学习怎样表演。但这样的情况反复了三次,小观众们还是兴致不高,整个活动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一贯上课成功的我对此进行了认真的反思。

  (一)思效--对效果的反应表演完全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没有老师的指导和编排,不过幼儿对动物了解的深度是老师意想不到的。说明在挑战性的情景、挑战性的问题、挑战性材料的支持下鼓励了孩子,他们为了演好自己要扮演的动物,主动地建构相关的动物经验,找自己怎么表演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激励了孩子的主动学习,也激励了孩子们之间的互相学习。"今天我当小动物"是一个大型的表演活动,演出之前,幼儿自己制定出计划、给小演员提要求,演员们精心准备了道具和台词,但幼儿在真正表演时却没有动作,声音偏小,紧张僵硬。演员和观众都没有进入角色,效果并不理想。

  (二)思师--对教师的反思1、完成目标情况活动目标有三个,一是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大胆地按自己的意愿表现动物的特征;二是学习用多种方式(绘画、语言、动作、表演)表现、交流,分享探索过程中的发现;三是培养幼儿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前两个目标到了,但由于演员和观众没有完全进入状态,对情感、态度的激励不够,第三个目标没有完成。

  2、环境支持情况教师满足了孩子的兴趣要求,利用了孩子很感兴趣的动物开展主题活动,给了孩子良好的精神支持,创设了一种ianghao的学习环境。在认识动物、了解动物、扮演小动物的过程中,孩子能够愉快、自主地去感知、体验,不仅使孩子始终处在一种自主学习的状态中,同事也体现出孩子之间的那种合作化的共同学习,共同分享,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情绪的体验。在材料提供方面,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如孩子表演用的废旧材料:盒子、袋子、布等,为这一活动提供了很大的支持。丰富的材料激发了孩子的创作欲望,能够很好地满足孩子的活动需要。孩子利用这些材料认真地将自己装扮成自己喜欢的动物:小企鹅、大象、蛇、熊猫等等,病突出了每一种动物的特点。

  3、指导作用情况教师没有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看到情况有变化没能大胆地进行调整,单纯对观众提出要求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当教师发现第一个幼儿表演没有动作时,就可以及时引导幼儿"你能不能在表演的时候加上一些动作,学一学你表演的这只小动物是怎么走路的怎么做事的"等等。

  4、互动作用情况应该思考一下教师、演员、观众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思考怎么才能让他们这三者互动起来。教师可以引导观众给演员提问题,这样扮演动物的孩子就会更有兴趣。另外,观众对演员的表演不理解,产生议论,教师没有抓住冲突点进行随即教育,错失了机会,对后面的表演影响更大。

  (三)思得--对师幼所得的反思教师预设的活动与孩子的现实水平有差距。孩子们更多的是表演,还不能完全进入他所扮演的那个动物角色中,加上是第一次穿上服装,中班客人老师又多,孩子就受到了一些干扰。另外孩子的表演是要有基础的,这次体验活动也算是一次预演,让孩子在预演的过程中体会到演出中会有什么问题出现,如何解决问题。教师必须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引导幼儿发现表演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一条一条地分析原因,找到措施,制定新的计划,再逐条来完善。在整个主题的开展和这次活动中我们也看到了孩子们在发展,大班孩子会了许多新的学习方式,针对问题知道可以上网、查书、看光盘、看电视或寻求教师、爸爸妈妈以及家中其他成员的帮助,这对孩子的发展同样非常重要。

  (四)思改--对调整更新的反思1、改变表演形式可以增加这样一项活动。"每日一演":请准备好了的幼儿比啊燕,让大家给他提问题,这样的互动就会更有效,也更能吸引孩子关注到这一问题。"猜猜谁在演":让演员不穿服装只做动作或猜谜语,大家来猜一猜他是谁,从而调动观众认真观看、积极思考的主动性。"演技PK":小演员之间比一比谁表演得有趣生动、惟妙惟肖,以此提高演员们的技巧,激励更好幼儿参与表演。"考考你":可以让观众向表演者提问,可能会包括一些表演者不知道的问题,看能不能"考"倒小演员,这样更能激发起表演者的兴趣。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