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发展形成的基本原理(5)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02月22日 12:22:59 

 

遗传与环境,或说先天与后天的争论随着相互作用论的提出而告一段落,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遗传只是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能否转为现实,关键还在于后天的环境与教育。所以我们现在更为关注的不再是争论遗传与环境在发展中的作用有多大,而是如何切实地使每个孩子具有优异的遗传素质,如何为每个孩子创造充分发挥潜能的优良环境。

 

二、内因与外因之争

 

这是一个关于幼儿心理发展动力的问题,即儿童对待环境是主动去改造还是被动去适应。也可以说在幼儿心理发展中,是内因更为重要还是外因更为重要。早期,研究者多持一种极端的观念,要么认为儿童心理发展中只有主动性(内因说),要么认为是完全被动的(外因说)。

 

(一)内因说

 

持内因说的研究者认为,儿童是一个能动的个体,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是其内部矛盾的产生,是其主动改造自然的结果。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环境与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二)外因说

 

无论是遗传论者还是环境论者或成熟论者,都将儿童视为消极被动的个体,儿童心理的发展要么是受外部环境所驱使,要么是被内部生物学因子所规定,这中间,唯独没有儿童自我的力量。在教学中,具体表现为:(1)不从儿童的实际出发,而从教育者的需要和想象出发,把知识硬性地塞给儿童;(2)不考虑调动儿童自身的积极性,只强调单纯的外部奖励和惩罚;(3)在教学上强调注入式,不重视启发式和诱导式;(4)不尊重儿童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不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强调盲目的听话、服从。刘金花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在这种外因论思想的指导下,儿童思维的独创性、深刻性等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三)相互作用论

 

目前,大多数心理学家在这一问题上持一种辩证的观点,即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内外因不断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儿童主体和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这个内部矛盾是儿童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胎教音乐
  • 幼儿心理学推荐
寒假幼儿安全注意事项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