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纠正或减少自闭症儿童的不良行为?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21年07月13日 09:55:35 

  常常有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爱哭闹、爱踢人打人、甚至还咬人,一不开心就撞头,每次孩子一发作,自己看着孩子既心疼又气愤,试了好多办法,全都不奏效。到底怎样做才能减少孩子的不良行为啊!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是家长“错误强化”的结果。

  孩子发脾气、哭闹的时候,很多家长尤其是妈妈会说:“别哭了,给你吃好吃的。”,于是孩子不再哭闹。好吃的就是孩子的强化物,孩子一哭闹,立即就能得到强化物,这会鼓励孩子发脾气。家长的做法等于强化了孩子发脾气的行为。

  因不良行为而获得强化物,这个不良行为以后出现的几率会增加。孩子的不良行为一堆一堆,

  回想一下,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常常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妥协呢?

  一、怎样做,才能让孩子的不良行为减少呢?

  强化是帮助孩子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需要孩子保持或者培养的行为,我们会通过强化来增强,对于那些我们不想孩子出现的行为,我们应该减少强化,甚至于不去强化,不需要的行为就会减少甚至消失。

  任何一个行为,一连发生多次,都未能带来满意的后果,无法获得强化物,其行为的强度就会逐渐地衰弱,最后等于零,不再发生。

  有意地忽略不当行为,我们称为“削弱”。削弱与增强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用增强建立的行为,如果不继续给予增强,则该行为出现的几率将逐渐降低。不理会这个行为,行为就会自动消失。

  如果孩子的行为问题很多,家长该如何处理呢?

  这种情况下,最忌家长眉毛胡子一把抓。家长要按照轻重缓急来区别对待。危害环境和他人的行为要最先改善,对自己有危害的行为(自伤、自残)也要急需改善,其他行为可以稍缓。

如何有效纠正或减少自闭症儿童的不良行为?

  二、改善的行为要具体化。

  改善行为具体化是指不要泛泛而谈攻击性行为,要具体说出什么样的行为:咬人、撞头、扯别人头发、挠人等等。

  等我们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做了分类之后,我们可以试试忽略这个方法。

  如果我们想让让孩子改掉一个行为,那么,每当这个行为出现,我们都必须将其忽略,必须连续忽略,不能有时候忽略,有时候又不忽略。

  因为矫正的目的是要让孩子根除坏习惯,维持坏习惯的原动力如果是强化物的话,那么有意剥夺强化物使孩子连续不能获得预期的后果,不良行为就消除了。如果有时候削弱,有时不削弱,这样一来反而增强了行为的抵抗力,习惯反而更难以根除了。

  这不是对某个家长的要求,而是对全体家长成员的要求。比如说,乔乔爱哭闹,爸爸妈妈会采取冷处理,不会给予她想要的物品,而奶奶却觉得孙女可怜,不由自主会偷偷给乔乔爱吃的零食哄她。家庭成员一定要有一致的态度和做法,不然,这会给孩子造成困惑。

  忽略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这种方法对不良行为的消除效果也不是一样的。

  如果一个行为刚刚建立,削弱就比较容易;如果一个行为已经稳定地建立起来了,那削弱起来就比较困难,需要持久坚持,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当孩子对强化物渴求强烈时,削弱的速度也会较慢。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剥夺强化物会引起孩子情绪不正常,导致孩子心情紧张,孩子的反抗也会多一些。这个情况和小宝宝刚断奶时类似。但是只要家长坚持,保持内心的强大,是可以削弱孩子的不良行为的。

  值得注意的是:削弱适用于情节轻微的不当行为,严重的要用其他方式。

  三、当孩子的不良行为出现时,家长还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 转移法:如果孩子出现了不良行为,家长可以采用其他有趣的事物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 疏导法:由于语言能力差,无法正确表达自我需求,因而有时会以伤害别人或物品等方式来引人注意。因此,父母平时应多给予关心,并进行沟通方式的训练,使他的需求和情绪有表达和发泄的途径。

  ● 忽视法:孩子有时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出现打自己头或呕出食物等不良行为,以得到关心。如果父母表现得很关心,那么,下次孩子便会乐此不疲了。

  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要消除的不良行为是什么,要建立的良好行为是什么。让孩子知道行为改善以后会得到什么样的强化物,建立好的行为和强化物之间的关系。

  同时,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时时留意、处处留心,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这样孩子才能逐渐改变,孩子才能进步。

  • 不良矫正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