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26日 20:44:04 

  金星明教授:世界上很少有~种疾病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那样,引起各国学者长达一个世纪的持久兴趣,过去将ADHD与学习障碍观为孪生兄弟,近20年来才将其分开。

  静进教授:ADHD另称多动症。该症以注意不集中。活动过度、情绪冲动和学习困难为特征,属于破坏性行为障碍,颇为常见。该症在国际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一10中称为多动性障碍(hyperkineticdisorder),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分类一w中称为ADop,我国的CCMD-11-R中称之为儿童多动症,

  1995年我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又定名为注意缺陷障碍伴多动目前该症在儿童精神科和儿童保健科门诊病例中几乎居第一、二位。

  ADHD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之间的差异很大。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分类一w诊断标准在学龄儿童中公认的现患率为3o~5o。我国调查数据在3o~10O。本症男童发病率明显高于女童,比例为少1~4:1。其差异的原因之一是男童更具有冲动和攻击行为,并且容易伴随品行方面的问题,故更容易引起注意。

  ADH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不明。目前在遗传、脑解剖、神经生化(主要是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两者之间存在不平衡)、神经电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其他(如高血铅、人工食品添加剂、水杨酸盐等)等方面均发现某些关联,但仍无定论。

  杨志伟博士:从精神病理学来分析,AD-HD的基本问题是高级主动注意的损害,而低级被动注意相对增强。因而表现为有意注意的持久性、稳定性、选择性减弱,注意力容易被分散,同时有行为控制能D力障碍,容易冲动。多D动行为被解释为:为维一持觉醒不足的皮层活动而作自我刺激的表现。其神经病理学基础是额叶及与其相联系的皮质下结构,如丘脑、基底神经节的功能发育不良或受损。当初对于因这类兴奋多动而令人头痛的患儿,B。dley用精神兴奋剂苯丙胺治疗有效,而Lindsley用巴比妥镇静反而使症状恶化,让人迷惑不解,答案原来如此。像其它精神障碍综合征一样,ADHD的病因学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异源性的,以发育异常为主。近年来家系分析研究员发现有多巴胺I口主基因效应,但还不能确定是唯一致病的基因。从神经发育过程来看,额叶进化最晚、成熟最迟、最容易受损。因此不论是哪一种因素,只要影响了额叶功能的发育成熟就可以致病。约1/4额叶发育成熟延迟的少数轻症患儿到青春期后可以自愈。

  杜亚松教授:AD-HD是发生在儿童早期的一种行为问题,它的基本特征是:①注意缺陷:指在需要认知参与的活动中注意力不能集中,注意缺乏持久性,容易分,D,经常粗,o大意。②活动多动:是指组织不好的、调节不良的、过度的活动。③行为冲动性:在社会交往中缺乏控制力,在危险场合行为卤莽,强行加入或者打断他人的活动,抢先回答别人尚未说完的问题,在任何活动中不能按顺序排队等候。④可以伴随学习困难、情绪异常,有些还会触犯法律,智力可以正常或接近正常。

  根据患儿多动的场合不同,将其分为广泛性多动与境遇性多动。广泛性多动:指患儿在学校、家庭和医院诊室及其它场合都表现为活动过度。广泛性多动的患儿一般来说具有发病年龄较早,多数在5岁以前发病,有些在婴幼儿期就有多动的表现;他们的智商偏低,平均智商为84左右;有较多的发育性异常,如轻微的躯体畸形和神经系统体征;伴有比较多的发育延迟性问题,象发育性言语障碍、发育性语言障碍、功能性遗尿和遗粪症、行为冲动、同伴关系比较差。动手能力比较差,但是,往往对中枢精神兴奋剂的治疗效果好。境遇性多动:指患儿在学校或者家庭场合中表现出的活动过度。事实上,临床上见到境遇性多动患儿明显少于广泛性多动患儿,它的发病受社会心理因素和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比较大,对中枢精神兴奋剂的治疗效果远远不如广泛性多动那么好,容易出现各种品行

  • 感统失调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