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需要体验什么(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2月13日 10:47:29 

父母和我们的父母最大的不同不是在所谓的“赏识教育”上,而是他们很早就让孩子去尝试很多东西。我们的孩子在童年体验更多的是在学习方面,而不是在情感、意志力和自我方面。

  卢勤:今天,父母的期望值非常高,从小就让孩子学各种技能,一下就把好多小学的课程压到了童年。回忆一下我们自己童年的感受,就会明白怎样才能把孩子教育好。我们小的时候,实践机会很多,比如排队买东西,自己动手做衣服,冒险,在沙土堆下挖出一个大工程……小时候一次成功的感受对人一生的影响是特别大的。我发现,我后来培养起来的很多意志品质和小时候是息息相关的。这些也是教育,不光写字、画画、背诗是教育。

  徐芬:其实,学习也是一种体验,现在的问题是,学习的体验过于消极。其实,孩子天性是爱学习的,学习新东西就是在探索,能满足他天然的好奇心,从某种程度来说,学习也是玩。为什么孩子都不爱学习了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童年现实之3

  因为害怕孩子出危险,或者觉得孩子根本做不好,我们常常替他做一切。我们竭尽全力地保护他,不让他受风,不让他的手碰一切脏的东西,不让他爬高爬低,不让他和可能欺负他的孩子玩……于是,孩子果然干净体面,少了许多吵闹和麻烦。可是,如果离开了我们的照顾,孩子会怎样呢?

  徐芬:最典型的例子是在儿童活动场上,很多父母不敢让孩子自己去爬。我女儿2岁的时候,有一次去活动场玩,他爸爸就让她爬,我虽然觉得在这过程中她所体验到的肢体力量等等都是很重要的,但我还是有些担心。我邻居家的男孩子,就总有人跟他讲“你别怎样怎样,如果你怎样怎样,你就会怎样怎样”,他就什么时候都放不开:在幼儿园里,让他发言他都站不起来,不敢发言;我女儿在院子里玩,他就趴在窗子上看,我问他为什么不下去和小朋友玩,他说:“万一摔倒了怎么办?”

  徐莉:我生孩子的时候年纪比较大,所以孩子小的时候我对她的过度保护就很多。带到外边如果干干净净的就觉得好,危险的事情也不敢让她去做。但是当孩子大一些以后,我就感到这真的成了一个问题了。她很胆小,遇到很多事情她都是很畏缩的。她上学以后,老师给我的反馈却是她挺有组织能力的。我觉得很奇怪,观察她的人际交往,发现可能是我对她的一些看法压制了她的一些能力的表现。

  黄鹤:我提倡让孩子说话、让孩子动手、让孩子自由驰骋。我会创造条件,帮助孩子感受。昨天晚上,我爱人病在床上,我下班又晚,回来看到我3岁的女儿蹲在地上“吭哧吭哧”地洗碗。这是她第一次洗碗,洗得很慢,大概用了半个小时。虽然很多碗并没有洗干净,但是我还是和她妈妈一起夸她了不起,我们真的很高兴。

  教育现实之4

  因为害怕孩子受批评,我们会给他检查作业,把他忘记带的东西送到学校。于是,孩子避免了许多错误,避免了许多因错误而带来的批评、难堪、内疚、自责……可是,一旦离开了我们这些忠于职守的父母,孩子会怎样?我们能替他承担责任,但是能替他生出责任心吗?

  卢勤: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没有承

  • 启蒙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