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本领,加强幼儿亲近大自然,愿意照顾一些平时常见的易养活的动物情感,最终培养幼儿合作的意识与乐趣。因此,我在目标中整合了语言、情感、艺术等方面的多种要求,来设计具有合作性的艺术教育活动,通过孩子经验的交流,并通过合作活动形式组织实施使孩子能有机会在多方面获得提高。
感悟一:二期课改给孩子们带来了更多的信任。过去教师是幼儿园活动设计者、组织者,而今教师们将幼儿园活动设计部分空间让给了孩子,让孩子们在各种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需要、想法,教师从中撷取幼儿兴趣所致、幼儿发展所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课题生成新的课程。例如在开展“动物”主题活动中,教师发动孩子采用自己的方式收集所需资料。再在集体、分组活动中和孩子一起对资料进行整理,在整理资料过程中逐步接近知识本源。这种信任建立在对孩子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定位在现有能力之上力所能及能力之内,能激起孩子学习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在学习探索活动中充满自信,调动已有的知识能力积累去寻找获得新的知识。在孩子有了合作创造的基础上,我再为孩子提供合作表达表现的平台,准备开展合作绘画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合作热情,以动物本领作为载体来达到合作的快乐。
第二步:接着创设了儿歌创编活动——《我最喜欢的动物趣事》,吸引了不少孩子和家长的关注与参与,他们将自己寻找到的动物本领的秘密编进了儿歌。如有的小组这么编的“两只老鼠放鞭炮,四只老鼠来吹号,八只老鼠抬花轿,“嘟勒哇啦”真热闹。隔壁有只小花猫,夜里工作真辛苦,白天正在睡大觉,鞭炮号子声真吵。小猫听到去贺喜,老鼠见了忙开溜,小猫怎么肯放掉,一口一只全吃掉。”
也有的小组编了鸡的故事“头戴红帽子,身穿花衣服,早上喔喔啼,催人早早起。 大公鸡,穿花衣,花衣脏,自己洗,不用肥皂不用水,扑棱扑棱用沙子。大母鸡,虽不美,每天辛苦来下蛋,咯咯哒,咯咯哒 ,母鸡给我补营养。公鸡母鸡真勤快,催我早起给吃蛋,公鸡母鸡我喜欢,我们成为好朋友。”当孩子的儿歌作品展示在大家面前时,不仅使得不少默默寡闻的孩子也勇于参加,通过儿歌表达自己对动物的一种喜爱。而且让多数家长感到自己的孩子很了不起,更加热心支持孩子大胆创作了。
感悟二:在孩子拿来了不少动物的资料图片时,在倾听孩子运用破碎的语言表达时,我马上创设儿歌表达方式引导孩子将资料的内容讲得更清楚、完整、有趣。因为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现象。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总目标是:“让儿童在获得生活经验的同时获得语言的感受、理解、表达、运用能力,让儿童在获得语言发展的同时得到情感、认知、思维、个性等其他方面的共同发展。”在《动物的故事》活动中,孩子三三两两结伴,你一言我一语,运用简短、上口的语句表达了自己了解的动物的本领,在理解后,大胆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内容编进去,马上就可以向任何人介绍自己的新发现,体验到合作完成的乐趣和儿歌的美感。
第三步:在孩子们有了表现的愿望与需要时,我创设了“动物的故事”合作创编活动——
欣赏讨论
1、 开场白:最近我们都在收集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本领的资料,而且也在尝试编儿歌来夸夸动物的本领;你们知道吗?大(4)班的小朋友还把自己编的动物的故事儿歌画出来,编成了一本书呢,来看看吧!
2、 播放 自制的“大象救小兔”幻灯片,幼儿观赏讨论
(1)这个故事有名字吗?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