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与同伴交往的经历构成了幼儿重要的发展环境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21年07月13日 09:56:54 

  作为幼儿在家庭之外的主要成人交往者和教育者,教师对幼儿身心的发展都产生着直接、重大的影响。但是教师在幼儿交往和同伴关系中所起的作用在以往研究中并没有取得一致性结论。教师对幼儿同伴关系的影响是有限的。有的研究者甚至认为,“在幼儿交往中缺少教师的作用”。而币则认为教师在幼儿的同伴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师拥有权利,承担责任,他们控制着整个儿童团体。

  在班级环境中,教师的观念和行为被认定是对环境有直接影响并形成了班级文化,从而影响到班级儿童的同伴交往。虽然对教师的影响作用并未取得一致结论,但笔者认为教师自身的交往能力、教师对同伴交往能力培养所持有的观念、教师是否创造幼儿同伴交往环境以及教师平时如何指导幼儿与同伴交往等都会影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虽然人们普遍认为成人父母、教师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是重要的,但哈里斯于年提出的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则更重视同伴对于幼儿发展的影响。他认为,儿童在家庭之外,总是将自己认同于一个群体,他们在家庭之外的行为系统是由同伴群体规则决定的,这对他们今后个性发展有深远影响。指出,同伴对幼儿个体能否进行成功地社会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幼儿与同伴交往的经历构成了幼儿重要的发展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幼儿获得了更广泛的技能、态度和经验,这些都将会影响到幼儿一生的适应性。因此,同伴对于幼儿社会化的影响远远超过家庭、学校和周围环境。情境的影响不同的交往情境可能会导致幼儿不同的同伴交往行为表现。幼儿在游戏中所表现出的同伴交往能力高于日常活动中的表现。例如,在“麦当劳”的装扮游戏中,装扮营业员的幼儿会更加主动地与同伴互动、交流,表现出比平常更强的交往能力。研究表明,即使岁的幼儿也能够在社会装扮游戏中进行分享,但在实际生活中很难看到这一亲社会行为。

幼儿与同伴交往的经历构成了幼儿重要的发展环境

  国内外有关父母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有教育观念、教养方式、依恋关系等,教师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环境创设、与幼儿交往方式、教育观念等。总体来说,有关父母和教师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多,也较全面,但是对于幼儿同伴对幼儿自身交往能力的影响涉及较少。与此同时,不同的交往情境也会影响到幼儿交往能力的表现,关于这一点的研究极少出现。除了上述外部原因外,研究者们还探讨了同样制约和影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重要内部原因,即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特点。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气质与性格幼儿气质的稳定性特征,使其在与不同同伴的交往方式、态度上具有一定的倾向性。

  庞丽娟研究发现受欢迎的儿童积极友好、外向、活泼、较大胆、爱说话被拒绝儿童很外向、性子急、脾气大、易冲动、非常活泼好动被忽视儿童很内向、好静、慢性、脾气小、不易兴奋与冲动、胆子较。刘文研究发现,受欢迎的儿童其气质特点为,情绪稳定、不激烈、活动的强度和速度适中而被拒绝的儿童其气质特点为,情绪不稳定、爱冲动、情绪激烈,适应性一般、注意力易分散。情绪情感发展水平情绪调节是幼儿社会行为和关系的基础。和发现,即使喜欢与同伴交往的幼儿如果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他们也会被视为交往能力低下的幼儿相反,那些能很好控制情绪却不好交往的幼儿,遇到麻烦也不会受到不良的影响。

  他们在同伴交往中不会产生焦虑,而且父母也不会认为他们有社会情绪问题。社会认知水平幼儿社会认知水平的高低也影响了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水平。认为,幼儿在积极行为之前,他们必须能够感知到另一个人的需要和感受,然后给予正确的揭示,再决定以什么样的方式与他人交往。同时,他自己也必须能感受到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参与到交往中。我国研究者刘明也曾经提出一个假设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潜在假设是,只有具备一定的心理活动知识,幼儿才能习得一定的社会技能,并学会作出正确的情绪反应,进而发展其社会交往行为。语言能力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听和说从一开始就具备交际功能王振宇。而幼儿语言能力既是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构成成分,也是影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重要因素。

  发现,幼儿可以根据不同的听者调整说话的方式和策略。如,稍大的幼儿知道对岁幼儿说话要短,语法也不能复杂。指出,一岁幼比年幼的幼儿更可能使用间接的请求,因为在与同伴交往时,间接请求更具有技巧性,更会满足自己的愿望。幼儿身心发展水平也是影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重要因素,但是幼儿内部原因不作为本研究的重点,我们更多是要考察影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客观因素。以往研究不足与研究假设以往研究中的不足综上所述,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幼儿同伴交往及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研究作出了许多卓越的贡献,丰富了幼儿同伴交往的理论与实践,但到目前为止,该领域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对同伴交往能力的概念和结构的直接研究较少。

  如前所述,国内外有关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概念和结构直接研究较少,更多的是有关幼儿同伴交往和同伴关系的研究。然而,同伴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是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曹安,。因此,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概念、结构需要进一步探讨。第二,同伴交往能力发展探讨较少。己有研究较多地侧重于将幼儿同伴交往与某一种心理成分或成人的行为,如,心理理论、气质、性格、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母亲参与幼儿游戏的方式、父亲与幼儿交往形式等的相关分析,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本身的探讨较为缺乏。幼儿期同伴交往能力发展水平如何,年龄与年级哪个能更好地反映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水平等等,都缺乏深入的研究。第三,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影响因素的探讨较为单一。

  国内外许多研究将影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原因偏重于父母、家庭和教师,其中教师的影响因素还尚未取得一致性结论。另外,同伴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从本质上看,幼儿完全是思考的见习生,而且他们的学习大部分来自于他们对同伴和社交群体有技巧成员的观察和接触。如果研究者能全面地从影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原因入手,探讨有哪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各因素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影响有多大,是如何影响的,那就可以更好地为幼儿同伴交往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一定的依据。

上一篇:如何帮孩子与同伴友好交往?
下一篇:没有了
  • 同伴交往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