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由角色案例谈几点策略(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10月31日 10:47:52

  1、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明确幼儿的游戏目的就如之前案例中的晓成,他的生活环境就比较狭隘,平时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也不多,又缺乏同龄伙伴,因此生活经验比较缺乏,交往能力比较弱,也因此在游戏中会出现不知道该干什么或是怎么做的情况。但是,帮助幼儿丰富生活经验的工作不是在游戏过程中,而应当是在游戏过程之外来进行的,可以通过专门组织的作业教学活动来进行。例如,在开展“银行”游戏时,可以组织幼儿去参观附近的银行,访问银行的工作人员,或在父母的带领下自己去银行存款、取款,使幼儿对银行有亲身的直接经验与体会。因为只有幼儿对于她所扮演的角色有足够的了解、认识,才能进行游戏,才能激发幼儿更大的创造力,进而更加热忠于角色的扮演。

  2、给内向的幼儿“推一把”

  案例:

  刚开始角色游戏时,经常看到其他孩子都纷纷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区玩,而周佳琦却一个人在教室前面拿着椅子不知道去哪。于是我走过去,蹲下来轻声的问:“你怎么不去玩啊?”周佳琦摇摇头没回答我,只是低下了头。我拉着她的手,询问道:“那你想玩什么呢?”她看了看四周,好象没找到答案。于是我给了她一些建议:“娃娃家还缺一个姐姐,你愿意去帮助妈妈照顾娃娃吗?”(对于交往能力较弱而且比较内向的孩子来说,一开始如果担任一些比较重的角色或是经常需要一对一,一对多数孩子进行交流的话会给她造成一些压力)终于她点点头,搬起小椅子进入了娃娃家,开始了游戏。

  案例里的“推”,是有很明确的目标的,就是那些比较慢才能融入角色的幼儿,他们经常是在别人快速选择时,他们还在犹豫。个别性格内向的幼儿总是很缓慢的寻找游戏区,在这个游戏区前晃一晃,晃到人满了才晃到另一个游戏区,可这时别的游戏区人也满了,就这样反复晃在教室里,甚至呆立在那儿,不知下一步怎么办。对于这些幼儿,教师这时就要“推”了,主动介入进去进行鼓励引导,既可以帮助幼儿找到游戏中的角色,又可以有指向性的“推”他到适合的角色中去,慢慢体会游戏的乐趣。

  3、发挥同伴的影响作用案例:

  谢静怡和杨凯优住在一个村上,一起长大,一起上幼儿园,彼此之间要比其他幼儿来得更熟悉。谢静怡是个比较外向的女孩子,很乐意主动找人交谈;杨凯优则比较内向,缺乏自信。这次,他们两个都选择了茶馆游戏。游戏一开始,谢静怡就分配好角色,自己是泡茶师,让杨凯优做服务员。准备得差不多了,客人来了,杨凯优有些不知所措地晃到客人面前,不知道说什么好,就这样与客人对望了一会儿。就在这时,谢静怡提醒他道:“你怎么没说‘欢迎光临’啊?”杨凯优听后,马上会意过来说:“欢迎光临!请问你要喝什么?”接着,端茶、收杯到收钱,谢静怡都时不时地提醒着杨凯优……随着客人增多,杨凯优也越来越熟练,游戏刚开始的生涩、拘谨,全不知去向了。

  《纲要》指出,“同伴及其交往是孩子重要的学习资源与环境,孩子们在同伴群体中互相观察、教导、模仿、讨论、协商、合作,学习和锻炼着各种社会技能、社会行为,发展着适宜的情感、态度、自制力和多样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这小小的片段,更说明了, 相比 老师的引导和同伴之间的影响,似乎同伴的建议更为孩子们接受。教师根据情况,有意识地把外向型和内向型孩子放在同一游戏中,就能很好的利用这种优势。

  (二)活泼好动、善于交往的幼儿这类幼儿往往有很强的交往能力,能主动与同伴交流,比较有主见,游戏时能自己寻找游戏区域玩。但是由于这类幼儿的思维比较活跃,因此稳定性相对较弱,在游戏中容易有较大的情绪波动。对于这类幼儿在游戏中教师的指导重点应放在如何保持幼儿游戏的积极性、角色的稳定性上。具体指导策略有: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