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幼儿常见疾病处理方法及措施(3)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11月07日 16:00:21

  (2)症状发病初期有发热、咳嗽、流泪和流鼻涕等症状,2-3天后,可在颊黏膜或唇内发现0.5-1mm直径大小形状不一。发疹时,热度更高,症状加重,3-5天出齐。以后皮疹消退,若无并发症,一切症状随之减轻。

  (3)处理方法居室应保持空气流通,但不宜让风直接吹着患儿。多喝温开水及热汤,促进血液循环,并有助于皮疹出透。食物应富于营养,易于消化,不必过于忌荤和忌油,特别是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以免病中或病后发生维生素缺乏症。要经常注意皮肤、眼、鼻和口腔的清洁,以免发生并发症,4)措施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或注射胎盘蛋白、丙种球蛋白,使人产生自动免疫或被动免疫。做好患儿的隔离消毒。医务人员及家属接触患儿后,不应立即接触易感幼儿,避免传染。

  3.风疹常见于冬春两季,患儿多为2-5岁幼儿。风疹病毒在体外生存能力很弱,因此,传染性较小。患过本病以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1)病因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可由患者的口、鼻、眼、等分泌物直接传染给易感者,也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2)症状潜伏期约10~21天。前驱症状较轻,表现为低热、咳嗽、流鼻涕、乏力、咽痛、眼发红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同时,身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在发热的1~2天内开始出皮疹,从面部、颈部开始,24小时内遍及全身。手掌、足底没有皮疹。皮疹一般在3天内消退。出诊期间病儿精神良好。

  (3)处理方法幼儿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食用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饮食应有营养、易消化。注意保持皮肤卫生。

  (4)措施给易感儿皮下注射风疹减毒活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

  4.水痘水痘是一种常见病情较轻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多在冬春季流行。病后可终身不再患病。

  (1)病因水痘是由水痘病毒所致。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口、鼻分泌物和皮疹内。病初,主要经过飞沫传播。皮肤疱疹破溃后,可经衣物、用具等间接传播。

  (2)症状感染水痘后,潜伏期约10~21天。发病初期1~2天多有低热,随后出皮疹。皮疹出现皮肤搔痒。

  (3)处理方法发热时应卧床休息。室内保持空气清新,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注意皮肤清洁。剪指甲,避免抓破皮肤,引起感染。

  (4)措施隔离患儿至皮疹全部干燥结痂为止。没出过水痘的幼儿要避免和患儿接触。接触者 检疫21天。

  5.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幼儿集中的幼儿园,极易发生暴发性流行。以腮腺的非脓化脓性肿胀及疼痛为主要特征。多流行于冬春两季。患者愈后可获终身免疫。

  (1)病因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为腮腺炎病毒。病原体存在于患者的唾液中,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患者传染。

  (2)症状腮腺肿大、疼痛。可一侧或双侧同时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边缘不清,有微热、触痛,不发红,无化脓。颊粘膜腮腺管口红肿,张口或咀嚼酸性物时疼痛加重。中度发热,食欲减退,全身不适。白细胞数增多,4-5天后肿胀渐消,症状也随之减轻。

  (3)处理方法患儿应卧床休息,多喝开水,应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以减轻咀嚼时的疼痛。多用盐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腮部疼痛时用热敷或冷敷。体温太高可用退烧药。同时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措施隔离患者保护易感儿。接触者可用板蓝根冲剂预防。

  (二)细菌性传染病1.猩红热猩红热多发生于冬春季(1)病因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由被污染的用具、食物、玩具等传播。

  (2)症状潜伏期2~5天。病初以发热、头痛、咽痛、呕吐为主,咽部发红,扁桃体红肿,有脓性渗出物。1~2天内出皮疹,从耳后、颈部、胸部迅速波及躯于、四肢。全身皮肤潮红、布满针尖大小的点状红色皮疹,手压可退色。在腋窝、肘弯、腹股沟等处,皮疹细密如条条红线。面部充血潮红,口唇周围皮疹稀少,呈环口白圈。舌面光滑、舌乳头肿大,像杨梅,称"杨梅舌"。皮疹2~4日内消失,1周左右开始脱皮。少数病儿可并发急性肾炎等疾病。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