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业务能力较低
虽然我们农村幼儿教师学历不低、多数为大专。但这种学历和与专业素质和能力不成正比。幼儿教育的问题,如小学化,更突出地出现在农村,究其原因,与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农村的教育条件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例在农村有城市幼儿园所望尘莫及的可以为幼儿教育提供丰富而生动素材的大自然和社会环境,然而,一些农村幼儿园却盲目照搬城市的教育内容与方法,未能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文化习俗、办班形式、现实条件等方面的不同情况,选择教育内容,设计教育方案,组织教育活动,而是把幼儿关在教室里,忽视了户外广阔的天地,让幼儿静坐、旁听、观看教师的讲解与示范,没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幼儿提供多种游戏和活动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农村幼儿教师的素质不高有关系,他们没有能力想到或做到。
另外由于幼儿教师的严重流失,为了稳定我们农村幼儿教师的队伍,我们引进了一些外系统人员充实我们的教师队伍。也以我园为例,这几年引进的教师百分之七十属于外系统。这些外系统的教师缺乏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对幼儿教育知之甚少。这部分教师的成长要经过一个磨合的过程,职初期教师缺乏工作经验,最初工作的几年会感到无所适从,工作中会出现叫多的问题,影响幼儿教育的质量。
(三)社区教育方面
1.各部门之间缺乏联系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也开始关注我国的婴幼儿早期教育以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我们幼儿园将幼儿的教育延伸对0-6岁的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工作,而不是以前3-6岁的幼儿教育工作;卫生部门定期为婴幼儿保健及家长科学育儿及医学的指导和咨询,为社区内婴幼儿进行定期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等;对妇联、计生部门等也都有相应的工作要求,但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
2.缺乏完善的制度
幼儿的早期教育不仅仅是家庭或是幼儿园的事,社区教育也是重要的一环促进孩子的发展。孩子生活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如果光靠幼儿园是完成不了教育目标的。因此,只有发挥社区、家庭、幼儿园
的合力作用,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让婴幼儿聪明、健康地成长。从社区教育来看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真正涉及社会文化与教育方面的社区服务与社区管理甚少,涉及幼儿早期教育的就更少。这就需要有完善的社区教育管理制度,保证社区的早期教育能够很好的实施。
三、农村幼儿早期教育的策略
(一)家庭方面
1.多方学习、改变育儿观念
(1).提高自身素质
优化和提升家庭成员的文化知识水平提高自身修养以理性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现代社会压力增多,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为了更好的教育下一代,家长们应多学习教育子女方面的科学知识,多开展亲子活动,增进了解,在处理孩子问题上,理性分析正确对待。
(2).正确的育儿观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信息等传媒了解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及时掌握现代育儿的新理念、新方法,从而树立正确的育儿理念。
2.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科学育儿
积极参加社会教育机构开办的家长学校。参加有专家、学者的教育讲座、咨询、专题讨论等,进一步掌握育儿的知识和方法,在咨询活动中解决育儿中的困惑和难题;在医疗机构学习婴幼儿保健常识;还可以同其他让家长讨论孩子不同的教育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自己获得正确的、科学的育儿方法和技能。
3.家庭中的幼儿早期教育保持一致性
在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员对待孩子一致的重要性。如果大家对孩子的教育界要求能事先协商,并且在执行过程中相互支持,做到要求一致、态度一致、方法一致,那么就会使孩子感到成人意见是坚决有力、必须服从的。当然,"这种要求首先是合理的、科学的"。这样,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假如教育不一致,或相互矛盾,则只会使孩子感到无所适从,或见风使舵,从中取巧,乘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阳奉阴违,欺骗成人,学会"两面三刀",最终使彼此间的影响互相抵销,正确的要求不能贯彻、实行,家长的威信也不能很好地树立、巩固,孩子的是非观念难以形成,以致良好的行为习惯得不到强化。在家庭教育中应协调组织好家庭成员教育的一致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