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幼儿民间艺术园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12月28日 09:42:48

  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与时俱进不可缺少的基础教育,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我镇小城镇建设的形成,我园幼儿的来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大多数出生本地的农村孩子的单一结构,变化为幼儿的出生地、家庭结构、文化背景、民族习俗有很大差异的多元结构。因此,让民间艺术进入我园的课程,成了我们教育的重点,也成了我们的优势。

  我们将其定位在:通过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引发幼儿接受民间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从而对民间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感受和体验能力,促进智慧和潜能的发展,同时,充分发挥教师、家长、社区的作用,努力构建具有园本特色的民间艺术教育课程。

  (一)对幼儿而言,民间艺术就是动手、动身和动脑的艺术,是与提取一定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的艺术,幼儿园的课程实施中也指出,提供操作和创造的材料比呈现民间艺术成品更重要。教师在幼儿民间艺术学习中的作用主要的不是解释和教导,而是启发和引导幼儿动手、引发幼儿创造。

  我园地处全国闻名的毛纺之乡——新桥。大多数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在阳光、海澜上班,这就为我们开展编织活动创造了便利。为了使孩子们对编织有更深的了解,我们组织他们参观了海澜集团,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对原毛到服装的整个工艺流程充满了无限的感叹!他们欣喜于道道工序演变的神奇!兴奋于自己的发现——原来爸爸、妈妈的工作是多么的伟大,他们正是这神奇工程中的参与者……为了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我们在大班开展了编织活动——织布,将小型的织布机、毛线等操作材料投放在编织区,引发孩子们去探索,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根据孩子们动手能力的差异,我们进行了适时引导并和他们一起探讨织布的方法,还编了一首便于记忆的儿歌:“小小织布机,真呀真奇。转轴转一转,梭子钻进去,用力往下压,慢慢钻出来。”整个学习的过程是轻松自然的、积极有效的。看到孩子们兴趣盎然地全身心投入其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只有让孩子们真正地成为环境的主体。教师的“导”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师幼互动。

  (二)民间艺术代表了成人的生活和审美取向,体现了成人的思维和情趣。进入幼儿园课程的民间艺术不可能完全是为幼儿创造的。这样,对民间艺术的选择也就成了我园园本课程内容选择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幼儿具有发展价值的,能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尤其是通过动作学习能获得的,如:剪纸、陶艺、脸谱等等成了我们的首选内容。

  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优秀遗产,我国着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过:“小孩子应该有剪纸的机会。”因为通过剪纸可以让人养成消遣的好习惯,还可以锻炼手部肌肉。也可以这样说,剪纸可以让孩子们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情。首先我们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剪纸环境,如在教室的墙面上布置了剪纸作品展览区,窗上贴着孩子们亲手剪的形状各异的窗花,经常带领孩子们欣赏一些我国着名剪纸艺人的作品……,让他们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其次是引导幼儿动手尝试,我们农村的孩子在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剪纸就是在嫁娶时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喜”字。有圆形的、方形的、心形的,因此我们收集了这些“喜”字给孩子们欣赏,最后在大家热情的关注下,我们开展了剪“喜”字活动,并将引申到剪字活动。孩子们有了足够的刺激,动手参与的热情十分高涨。而在孩子们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我们没有过多的参与,只是适时的引导,让孩子们凭借自己的已有经验,通过实践操作来完成,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陶艺制作不只是依赖于一些技能,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作为基础,这些功底主要来源于“科学”“社会”“语言”等领域的交叉以及日常生活。考虑到孩子们的知识面和生活经验还不够宽阔,认识能力和表现能力有限,我们便在活动安排中挑选了一些浅显易懂、具体形象又常见的内容,如:“可爱的小动物”、“我们的房子”“好吃的水果”等,这些内容都容易被孩子们接受,并能根据内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培养了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并掌握了技能。当我们的主题活动随之开展,孩子们也能根据已有的经验,通过迁移,制作出自己心中的物品或形象。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