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团结、合作、分享、谦让(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1月14日 10:05:26

  同时,教师也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老师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和情感态度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因此,教师要做有心人,平时要抓住一切时机为幼儿做好行为示范。比如:同看一本教材、共同打扫卫生、二手联弹等。教师之间的亲密、信任为幼儿提供了积极的行为榜样。

  另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也是幼儿学习的榜样。老师可以在同伴中树立好的典型让其他幼儿学习,也可以经常讲一些关爱他人、乐于助人方面的故事,激发幼儿去模仿,去学习。

  6、家园同步 强化行为孩子在幼儿园里,在老师和小朋友面前,可能有了一定的团结、分享、合作、谦让的行为。可一回到家里,有些小朋友的良好表现就会消失。他认为,环境不一样了,这是小朋友之间的事情,在家长面前,只有我一个小孩,不用与大人团结、分享、合作、谦让。另外,也有家长进行了反教育。老师在幼儿园教育幼儿要分享,而家长在家却告诉孩子:“这是新玩具,别让小朋友弄坏了。”这种不一致的教育态度使幼儿的好习惯发生了冲突。因此,培养幼儿的团结、分享、合作、谦让行为一定要家园同步,与家长沟通,坚持一致性和一贯性原则,让幼儿从根本上认识到团结、分享、合作、谦让的意义,从而形成稳固的分享行为。当然,成人首先要以身作则,肯把东西借给别人。来客人时,主动把好吃的拿出来招待别人;吃东西时,与孩子共享,打消他独占的念头;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或遇到挫折,也可告诉孩子,让幼儿分享欢乐与忧愁,学习赞赏别人和给予同情、理解;让孩子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与幼儿园教育一致,让这些行为得到内化,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

  孩子们经过多方位的认识和实践,他们会自发地表现出分享谦让的行为,也能选择较恰当的方法,在活动中团结合作,体现出分享和谦让。

  总之,培养幼儿的团结、分享、合作、谦让等行为不能流于说教,也不能以单向说服和语言训导的方式灌输给幼儿,而应该重视孩子的主动性,给他们充分讨论的时间、空间,让他们在集体的交往中、讨论中得出正确的做法,使孩子们在儿歌、故事、游戏、活动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以巩固。只有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幼儿,在主观上让幼儿产生团结、分享、合作、谦让的内在动机与愿望,在客观上用规则约束幼儿,使他们的行为更加规范、有序。这不仅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工作,同时更需要家庭、社会的配合,持之以恒,才能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产生团结、分享、合作、谦让行为,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